百词典

《秋景》

时间: 2025-05-07 06:27:33

诗句

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

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7:33

原文展示:

秋景
作者: 司空图 〔唐代〕

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
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景物都难以久留,令人感伤于春天的逝去和对秋天的怨恨。红叶纷纷落下,作者试图把这美丽的秋景画下来,但又想要将碧蓝的天空收起,表达了对秋天的复杂情感。


注释:

  • 景物皆难驻:景物(自然景色)都难以停留,意指时间的流逝。
  • 伤春复怨秋:对春天的逝去感到伤感,同时又对秋天产生怨恨。
  • 旋书红叶落:旋书即快速记录,红叶落指秋天的景象。
  • 拟画碧云收:拟画是想要描绘,碧云收则指将蓝天的云彩收起,表现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常通过春秋四季的变化来表达情感。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秋天则常常与凋零和忧伤相联系。此诗正是利用四季变化来反映内心情感的典型例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空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万物凋零之际,诗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伤感,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追溯。


诗歌鉴赏:

《秋景》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中“景物皆难驻”一句,揭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写出了秋天的萧瑟氛围。作者将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相对比,展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深刻认知,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景象时的脆弱情感。诗的末尾“拟画碧云收”不仅仅是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也暗示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个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考究,红叶与碧云的对比,既表现了秋天的美丽,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追忆,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景物皆难驻:表达了自然美景的短暂与易逝,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伤春复怨秋: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秋天的怨恨交织,体现出复杂的情感。
    • 旋书红叶落:快速记录下秋天的美好,表现出对这一瞬间的珍惜。
    • 拟画碧云收:希望将美好的景象永恒,然而现实却是无法把握的变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追忆,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红叶: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凋零,给人以伤感的联想。
  • 碧云:代表着广阔与希望,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伤春复怨秋”是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无所谓

  2. “旋书红叶落”中的“旋书”意指什么? A. 快速记录
    B. 细心描绘
    C. 忘记

  3.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喜欢
    B. 复杂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但更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
  • 王维的《山中问答》:通过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传达出宁静与和谐的意境,体现不同于司空图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空图与他的诗歌》

相关查询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和章枢密西斋 还乡有感 秋暑喜雨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除夜呈张公实 初秋偶作 寄及之 偶成示道温 泛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豆字旁的字 命中注定 遭遇战 知止不辱 无暇顾及 祖冲之 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包含立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懿言嘉行 哀恳 一字旁的字 点屏成蝇 飞来横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