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

时间: 2025-05-04 12:08:16

诗句

逆风忽作大王雄,客岸淹留半日中。

亭午却回张席去,向来骇浪亦潜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8:16

原文展示:

逆风忽作大王雄, 客岸淹留半日中。 亭午却回张席去, 向来骇浪亦潜空。

白话文翻译:

突然间逆风变得猛烈,如同大王的雄姿, 在客船停靠的岸边停留了半天。 正午时分却收拾席子返回, 之前汹涌的波浪也悄然消失。

注释:

  • 逆风:指风向与行进方向相反的风。
  • 大王雄:比喻风的猛烈,如同大王的威严。
  • 客岸:指旅客停靠的岸边。
  • 淹留:停留,滞留。
  • 亭午:正午时分。
  • 张席:铺设的席子,指休息的地方。
  • 骇浪:汹涌的波浪。
  • 潜空:悄然消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遇到了突如其来的逆风,导致船只停留岸边,诗人借此机会观察自然变化,最终风平浪静,诗人收拾行装继续前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首句以“逆风忽作大王雄”形象地描绘了风的猛烈,比喻生动。次句“客岸淹留半日中”表达了因风而停留的无奈。后两句“亭午却回张席去,向来骇浪亦潜空”则展现了自然变化的迅速,从风浪到平静,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逆风忽作大王雄”:诗人以“大王雄”比喻风的猛烈,形象生动。
  2. “客岸淹留半日中”:因风而停留,表达了旅途中的无奈。
  3. “亭午却回张席去”:正午时分,风平浪静,诗人收拾行装继续前行。
  4. “向来骇浪亦潜空”:之前汹涌的波浪也悄然消失,展现了自然变化的迅速。

修辞手法:

  • 比喻:“大王雄”比喻风的猛烈。
  • 拟人:“逆风忽作”赋予风以人的行为。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以及对旅途中的无奈和继续前行的决心。

意象分析:

  • 逆风:象征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
  • 客岸:象征旅途中的停留和休息。
  • 骇浪:象征旅途中的动荡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王雄”比喻的是什么? A. 风 B. 浪 C. 船 D. 人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3. 诗中“向来骇浪亦潜空”表达了什么? A. 风平浪静 B. 风浪依旧 C. 风浪更大 D. 风浪消失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猎场上的自然景象,与赵蕃的诗有相似的自然描写。
  • 杜甫《春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赵蕃的诗有相似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风》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赵蕃的诗更注重自然变化的描写,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象的壮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江南 其三 梦江南 其二 梦江南 六首 其一 梦江南 梦江南四阕 其四 梦江南 绣枕 梦江南 其二 和温庭筠 梦江南 其一 和温庭筠 梦江南·六首 其一 梦江南 拟牛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夸鬻 包含以的成语 天壤王郎 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袭兴 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化有四 齐纨鲁缟 幾字旁的字 官复原职 天衣无缝 广字头的字 血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照夜玑 韭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管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