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宝气亭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0:15:34

诗句

谁道剑池今已荒,有时光怪此何祥。

平生自省惭多识,曷日乞灵亲炷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5:34

原文展示: 宝气亭三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谁道剑池今已荒,有时光怪此何祥。 平生自省惭多识,曷日乞灵亲炷香。

白话文翻译: 谁说剑池现在已经荒废,有时这里的光影怪异,这是什么吉祥的征兆呢? 我一生中自我反省,感到惭愧的是知道的太多,何时才能亲自来这里祈求神灵,点燃香火呢?

注释:

  • 剑池:地名,可能与古代的剑有关,具体位置和历史背景需要进一步考证。
  • 光怪:指光影怪异,形容景象奇特。
  • 何祥:什么吉祥的征兆。
  • 自省:自我反省。
  • 惭多识:惭愧于知道的太多。
  • 曷日:何时。
  • 乞灵:祈求神灵的庇佑。
  • 亲炷香:亲自点燃香火,表示虔诚的祈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剑池时,对景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游览剑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剑池景物的奇特感受,以及对自己知识过多的反思和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剑池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惊奇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以问句形式提出,增强了诗的悬念和神秘感。第二句通过对“光怪”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剑池奇特景象的赞叹。后两句则是作者的自我反省,表达了对知识过多的惭愧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道剑池今已荒”:以问句开头,引起读者的好奇,剑池是否真的荒废,为下文的光怪景象做铺垫。
  2. “有时光怪此何祥”:描述剑池有时会出现奇特的光影,作者对此感到好奇,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3. “平生自省惭多识”:作者自我反省,感到惭愧的是知道的太多,这可能是对知识分子的自我批评。
  4. “曷日乞灵亲炷香”:表达作者希望亲自来这里祈求神灵,点燃香火,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修辞手法:

  • 问句:首句使用问句,增强了诗的悬念和神秘感。
  • 拟人:“光怪”一词赋予光影以生命,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 对仗:后两句在意义上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对剑池奇特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知识分子的自我批评,以及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剑池: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代表了神秘和奇特的自然景观。
  • 光怪:形容剑池的光影怪异,象征着神秘和吉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剑池”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把剑 C. 一个池塘 答案:A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知识的自豪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人生的绝望 答案:B

  3. 诗中的“光怪”是什么意思? A. 光影正常 B. 光影怪异 C. 光影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宝气亭三首 其二》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光上人还湖南光丞相吴元忠之母弟旧名惇字元常以进士入官已而弃家祝发云 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 怀西山 雨夜与模论中原旦起模与徐惇济 雨夜西堂独宿 自和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三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二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一 方参议用前韵记尝过余石林次韵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廉大法 副产物 长驱而入 包含伯的成语 黹字旁的字 琼开头的成语 几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逾墙钻穴 荼毒生灵 花相 昏孽 璞金浑玉 针耨 热心肠 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