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思斯远兄成诗以寄》

时间: 2025-05-02 01:39:47

诗句

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

何曾百忧释,但觉中心焦。

故人在何许,山川极吴楚。

大江涌奔腾,重湖互吞吐。

别来书不至,更望诗能寄。

相从志若河,相去有如此。

普天仰何大,一己俯何隘。

胡为自罗网,无事忽投械。

凭高政悠悠,思远忽不收。

归来重有感,立壁成幽幽。

萱丛暗已敛,蕉叶抽未展。

百忧攻余心,舐笔空喁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9:47

原文展示:

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何曾百忧释,但觉中心焦。故人在何许,山川极吴楚。大江涌奔腾,重湖互吞吐。别来书不至,更望诗能寄。相从志若河,相去有如此。普天仰何大,一己俯何隘。胡为自罗网,无事忽投械。凭高政悠悠,思远忽不收。归来重有感,立壁成幽幽。萱丛暗已敛,蕉叶抽未展。百忧攻余心,舐笔空喁噞。

白话文翻译:

庭前的萱草丛丛,檐外的蕉叶叶叶。心中的百忧何曾释怀,只觉得内心焦灼。故人如今在何处,山川横跨吴楚之地。大江汹涌奔腾,重重湖泊相互吞吐。分别以来书信未至,更期待能寄来诗篇。我们的志向如同河流,相隔却如此遥远。仰望普天之下何其广大,俯视一己之身何其狭隘。为何自陷罗网,无事却突然放弃。凭高远望政事悠悠,思念远方的人却无法收回。归来后再次感慨,站立在墙壁前变得幽幽。萱草丛已暗淡收敛,蕉叶还未抽展。百忧攻击我的心,舔笔却只能空自叹息。

注释:

  • 丛丛: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萱:萱草,古人认为可以忘忧。
  • 叶叶:形容蕉叶繁多。
  • 焦:焦灼,心情烦躁。
  • 吴楚:古代地名,泛指江南地区。
  • 重湖:指多个湖泊。
  • 相从志若河:比喻志向相投,如同河流一样连绵不断。
  • 普天仰何大:仰望天空,感觉其广大无边。
  • 一己俯何隘:俯视自己,感觉其狭隘有限。
  • 罗网:比喻困境。
  • 投械:放弃抵抗,比喻放弃。
  • 凭高政悠悠:站在高处,政事显得遥远而模糊。
  • 思远忽不收:思念远方的人,思绪无法收回。
  • 立壁成幽幽:站立在墙壁前,心情变得幽暗。
  • 舐笔空喁噞:舔笔却只能空自叹息,形容写作时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赵蕃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思念远方的朋友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慨。诗中通过对萱草和蕉叶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的忧愁和焦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萱草和蕉叶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焦灼。诗中“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一句,既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生机盎然,又隐喻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不安。随后的“何曾百忧释,但觉中心焦”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状态,忧愁无法释怀,心情焦灼。诗中还通过对大江和重湖的描写,象征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遥远距离,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1. 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

    • 意象:萱草和蕉叶。
    • 情感:通过自然景物,隐喻内心的纷乱和不安。
  2. 何曾百忧释,但觉中心焦。

    • 情感:直接表达内心的忧愁和焦灼。
  3. 故人在何许,山川极吴楚。

    • 意象:山川和吴楚之地。
    • 情感: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4. 大江涌奔腾,重湖互吞吐。

    • 意象:大江和重湖。
    • 情感:象征与友人之间的遥远距离。
  5. 别来书不至,更望诗能寄。

    • 情感:表达对友人书信和诗篇的期待。
  6. 相从志若河,相去有如此。

    • 意象:河流。
    • 情感:比喻志向相投,但相隔遥远。
  7. 普天仰何大,一己俯何隘。

    • 意象:天空和自身。
    • 情感: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8. 胡为自罗网,无事忽投械。

    • 情感:表达对自身困境的无奈和放弃。
  9. 凭高政悠悠,思远忽不收。

    • 情感: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10. 归来重有感,立壁成幽幽。

    • 情感:表达归来的感慨和心情的幽暗。
  11. 萱丛暗已敛,蕉叶抽未展。

    • 意象:萱草和蕉叶。
    • 情感:通过自然景物,隐喻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12. 百忧攻余心,舐笔空喁噞。

    • 情感:表达内心的忧愁和写作时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相从志若河”,将志向比喻为河流。
  • 拟人:如“百忧攻余心”,将忧愁拟人化。
  • 对仗:如“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形成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忧愁和焦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萱草:象征忘忧,但在此诗中暗淡收敛,隐喻内心的忧愁。
  • 蕉叶:象征生机,但在此诗中未抽展,隐喻内心的无奈。
  • 大江和重湖:象征与友人之间的遥远距离。
  • 天空和自身: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中的“萱”指的是什么植物?

    • A. 菊花
    • B. 萱草
    • C. 梅花
    • D. 兰花
  2. 诗中“何曾百忧释,但觉中心焦”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愁
    • C. 平静
    • D. 愤怒
  3. 诗中“故人在何许,山川极吴楚”中的“吴楚”指的是什么地区?

    • A. 北方
    • B. 江南
    • C. 西南
    • D. 东北
  4. 诗中“相从志若河,相去有如此”中的“河”比喻了什么?

    • A. 距离
    • B. 志向
    • C. 时间
    • D. 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临江仙·送钱穆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奉思斯远兄成诗以寄》与韩淲《临江仙·送钱穆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但赵蕃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韩淲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赵蕃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暮雨萧萧 生查子 长相思·朝思归 调笑/调笑令 渔家傲引/渔家傲 渔家傲引/渔家傲 调笑/调笑令 调笑/调笑令 满庭芳(再赠叶宪) 满庭芳(和叶宪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拿刀动杖 游人 龜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余噍 宗士 邑字旁的字 一刀两段 窈窕冥冥 包含骨的词语有哪些 不识大体 隆刑峻法 包字头的字 紫玉成烟 皮字旁的字 试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