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04
留晚香
作者:李慧之 〔宋代〕
最高楼寿梅屋儒学谭提举
九月十九西江水,分润到全闽。
芹藻亦生春。
秀钟东壁双躔瑞,
祥开南极一星明。
把紫阳年月算,
恰同庚文公庚戌九月十五生。
前十日重阳秋正好,
后十日小阳春未透。
梅与菊,此交承。
酌公菊水来称寿,
期公梅实去和羹。
要教人,看久远,是功名。
在最高的楼上,寿梅的屋子里,儒学的提举者谈论着。
在九月十九,西江的水流入了整个闽地。
芹藻也在春天生长。
东壁的秀钟和双躔瑞气,
南极的一颗明星开出了祥瑞。
把紫阳的年月算一算,
正好是庚文公出生的庚戌年九月十五。
前十天是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
后十天的小阳春却未曾透出。
梅花与菊花,正是这时的交承。
品尝公菊的清水,祝愿长寿,
期待公梅的果实,来一起和谐烹饪。
要让人明白,长久的功名,才是真正的成功。
李慧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富有哲思。
《留晚香》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对生命与长寿的思考。
《留晚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文化与长寿的深刻见解。全诗通过对梅花与菊花的对比,象征了长寿与和谐的理想。诗中提到的“重阳”与“小阳春”,不仅是对季节的描述,更是对生命循环的一种反思。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思考。
此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例如“秀钟东壁”与“南极一星”,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景致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祥和的气氛。诗的最后,提到的“功名”更是让人深思,真正的成就不在于一时的名利,而在于对长久生命的追求和对文化的传承。
全诗围绕着长寿与文化的传承展开,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对自然的尊重。
《留晚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慧之
C. 白居易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冬至
D. 重阳节
诗中“梅与菊”象征什么?
A. 繁华与凋零
B. 长寿与和谐
C. 斗争与和平
D. 孤独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