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4:05
《探芳信·为春瘦》
作者:吴文英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
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
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
娇懒强拈绣。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
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
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
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
春天的我愈发瘦弱,宛如梅花一般,不知花儿是否知晓。
任凭枕头上的信件随意飘落,离愁在酒中渐渐弥漫。
雨声阵阵在楼阁中,春寒料峭,灯光熄灭后显得格外寂寞。
每年都盼望着与草木斗艳的心情,正是探花的时节。
娇懒的我强忍着去拈花刺绣,暗地里藏着相思,闲暇时独自享受晴日的明媚。
玉器合在罗囊中,兰膏浸润着红豆。
舞衣渐渐磨损,金色的泥鳅凤图案也消逝,妒忌那折断的柳条。
我满心愁苦,似乎两点愁绪遥远如天涯的山岫。
作者介绍
吴文英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卒年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吴文英的词多描写离愁、思念和春天的景色,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抒情特质。
创作背景
《探芳信·为春瘦》写于吴文英的离愁之际,结合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受。这首词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描绘,更是对生活中种种情感的流露。
《探芳信·为春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开头便以“为春瘦”引入,给人一种清冷、凋零的感觉,似乎春天的美丽被一种无形的悲伤所遮掩。接着,通过“梅花”这一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词中“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更是将孤独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时节,诗人一方面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另一方面却又因思念而感到寂寞。在“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的句子中,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对春天的期待,似乎对比着现今的孤独与无奈。
“娇懒强拈绣”的意象则传达出一种无奈的美,诗人尽管心中充满相思,却仍然要在阳光下强忍着自己的情感,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最后,通过“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来收尾,愁苦的心情如同遥远的山岫,让人倍感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无奈。情感与自然的交融,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思念与愁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测试:
《探芳信·为春瘦》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孤独与思念
C. 生活的快乐
D. 自然的变化
“为春瘦”中的“瘦”指的是什么?
A. 身体的瘦弱
B. 内心的孤独
C. 植物的凋零
D. 生活的贫瘠
“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描绘的情境是什么?
A. 欢快的春日
B. 寂寞的夜晚
C. 热闹的聚会
D. 阳光明媚的早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此框架为您提供了对《探芳信·为春瘦》的全面解析与学习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理解这首诗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