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06
初夏稍清畅,山茨景弥新。
桐花落井干,鸟语喜归人。
苔石当坐卧,松枝堪挂巾。
高士一来此,忘言道愈真。
初夏的时节稍微清爽,山间的景色愈加新鲜。
桐树的花瓣落在干涸的井边,鸟儿的鸣唱让归来的人感到欢喜。
青苔石头适合坐卧,松枝可以用来挂巾。
高士来到这里,忘却了言语,心中真诚的道理愈发显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高士”常用来指代那些有追求、有境界的人。在古典文学中,高士常常被描绘成隐士,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作者介绍:
良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人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初夏,正是自然景色最为生机勃勃的时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反映出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高士风范的向往。首句“初夏稍清畅”点出了季节的特征,清爽宜人的气候让人心情愉悦。接下来的“山茨景弥新”则进一步渲染了大自然的生机,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桐花落井干,鸟语喜归人”一句,使用了生动的意象,桐花的落下意味着时光的流逝,而鸟语则带来了一种归属感,仿佛在告诉人们自然的美好。这里的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乡愁。
后两句“苔石当坐卧,松枝堪挂巾”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场景,诗人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最后一句“高士一来此,忘言道愈真”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崇敬与向往。无言的交流反而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士高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通过描绘初夏的美好景色,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诗中提到的“高士”指的是?
A. 富裕的人
B. 追求理想的人
C. 农民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金钱的追求
B. 自然景色的描绘
C.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良琦的《夏日招张师圣文学》与王维的《鹿柴》同属山水诗,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后者则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孤独感。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