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大观间题南京道河亭》

时间: 2025-04-26 02:44:35

诗句

谷雨初晴缘涨沟,落花流水共浮浮。

东风莫扫榆钱去,为买残春更少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35

原文展示:

大观间题南京道河亭
作者: 史徽 〔宋代〕

谷雨初晴缘涨沟,
落花流水共浮浮。
东风莫扫榆钱去,
为买残春更少留。

白话文翻译:

谷雨过后,初晴的天气使得沟渠涨水,
落花随着流水漂浮不定。
东风不要将榆钱吹走,
因为我希望能留住这稍纵即逝的春光。

注释: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4月19日至21日之间,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结束,夏天开始。
  • 榆钱:榆树的种子,形状如钱,春季时飞舞的榆钱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短暂。
  • 浮浮:形容漂浮的状态。

典故解析:

  • 东风:在古诗中,东风常常被赋予温暖和生机的象征,寓意春天的来临。
  • 落花流水:古代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史徽,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以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初春的南京道河亭,诗人以自然景象抒发对春天的留恋,表达了对短暂春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大观间题南京道河亭》通过描绘春雨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开头的“谷雨初晴缘涨沟”,通过细腻的描写,使人仿佛感受到春雨过后的清新气息,沟水涨满,流动的水面上漂浮着落花,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下来“东风莫扫榆钱去”,诗人直接向东风呼唤,希望它不要将春天的美好带走,表现出一种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一句“为买残春更少留”则是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感慨,诗人希望春天能再多留一会儿,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充分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谷雨初晴缘涨沟:谷雨时节,雨后初晴,沟水因雨而涨,描绘了春雨后的生动场景。
    2. 落花流水共浮浮:落花随水漂浮,象征春天的短暂与美丽。
    3. 东风莫扫榆钱去:东风不要把榆树的种子吹走,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4. 为买残春更少留:希望能留住这稍纵即逝的春光,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东风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结构对称,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凄美而柔和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谷雨:代表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来临,象征着变化与流动。
  • 落花:象征美好的事物易逝,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谷雨节气通常在每年哪个月份?

    • A. 一月
    • B. 四月
    • C. 六月
  2. “榆钱”指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 A. 橡树
    • B. 榆树
    • C. 柳树
  3. 诗中提到的“东风”在古诗中常常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参考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这些诗作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诗词对比:对比史徽的这首诗与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时光的感慨,但王维更多地强调了宁静与隐逸的哲学思考,而史徽则侧重于春天的短暂与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理论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飞来峡 送友人 晓起望五老芙蓉诸胜 夜入栖贤 与杨无见诸子初入罗浮路憩明月寺 仙岩即事 九嶷山(山在萍乡,上有九嶷仙观) 清明前二日偕逸云游西山八大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必操胜券 胁从罔治 上襄 包字头的字 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视若儿戏 寻幽入微 火齐木难 门字框的字 不赞一辞 自字旁的字 包含瘗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林植 箴盥 形具神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