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12
次韬庵见赠韵
年来事总学模糊,却喜登临兴未孤。
脚底但愁千嶂少,胸中翻怪一尘无。
难消结习冰藏壑,顿扫疑团雪见炉。
心迹惟君知我久,三年前写退居图。
近年来的事总是模糊不清,但我却高兴能登高望远,心情并不孤独。脚下的路只担心千重山峦太少,心中却奇怪一丝尘埃都没有。难以消除的习惯像冰藏在深渊中,突然间疑虑就像雪被炉火融化。唯有你了解我的心迹已久,三年前我曾画过一幅退隐的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清恒,生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清恒与友人韬庵相会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在繁华尘世中的孤独与澄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就以“年来事总学模糊”点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模糊感,紧接着通过“却喜登临兴未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乐观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脚底但愁千嶂少,胸中翻怪一尘无”使用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壮丽的渴望与内心清净的追求。
“难消结习冰藏壑,顿扫疑团雪见炉”则是情感的升华,冰与雪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困惑与压抑,而炉火则暗示着温暖的希望与灵感的激发。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世事繁杂,却唯有朋友能理解自己的心迹。
整首诗透过自然意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大自然的向往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脚底但愁千嶂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友情
B. 自然壮丽
C. 财富
D. 权力
诗中比喻将习惯比作什么?
A. 雪
B. 火
C. 冰
D. 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和自然美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则强调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两者都与清恒的《次韬庵见赠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的个性化表达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