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1:46
上知府李殿院十韵
作者: 魏野 〔宋代〕
诏选来棠树,花骢拥旆乘。
饥民期再活,寒士贺中兴。
廌角谁伤触,狼心自战兢。
只求天子信,寄避世家僧。
窃听无馀论,唯愁有急徵。
每因公宴乐,方遣妓祗承。
才薄终难纪,情深岂易胜。
相亲容似鹤,不拜许如僧。
郡阁招看雪,溪亭访蹑冰。
转愁诗老退,何以答褒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怀和个人的无奈。诗中提到朝廷选拔棠树,象征着官职的选拔和权力的追求。而饥民和寒士的呼声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诗人感叹,尽管身处高位,但仍心存忧虑,期望得到皇帝的信任,寄居于世家和僧侣之间。
作者介绍:魏野,宋代诗人,以其诗作见长,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宋代社会动荡时期创作,社会底层人民生存艰难,诗人以个人的视角,反映了对民生的忧虑与对权力结构的思考。
整首诗以十韵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诗中描绘了一个有着繁华表象但内心却充满焦虑的官场。诗人通过对“饥民”和“寒士”的描写,揭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尽管身处高位,诗人依然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与不安,显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
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期望得到天子的信任,却又不得不依附于世俗的权贵和宗教势力,显示了个人理想的无力与社会现实的残酷。诗中“每因公宴乐,方遣妓祗承”一句,更是展现了官场的奢靡与浮华,暗含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最后提到“转愁诗老退,何以答褒称”,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艺术创作的困惑与对外界赞誉的无奈,体现了艺术创作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这种深刻的自省,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和对仗,如“狼心自战兢”表现了内心的恐惧,“郡阁招看雪,溪亭访蹑冰”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环境下的心境变化。
主题思想:全诗以个人的感受为出发点,反映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狼心自战兢"中的“狼心”指的是什么?
“每因公宴乐,方遣妓祗承”中的“妓”指代什么?
答案:1.D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可以将魏野的《上知府李殿院十韵》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分析两位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点及情感表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