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01:28
原文展示:
梦裹匡庐兴未阑,转头世事已辛酸。
肥家有术疑非药,漉酒从人笑不冠。
雁序向人群已失,凤雏过眼影何单。
不堪回首原头路,一坞松楸生暮寒。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依然沉醉于匡庐的美景,兴致尚未减退;然而转眼间,世事已让我感到辛酸。
富贵人家有其秘术,令人怀疑这并非药方;而我饮酒作乐,却被人嘲笑不成器。
大雁的队列已在繁华人群中失去了踪影,凤雏的影子在眼前一闪而过,何其孤单。
不忍回首那曾经走过的路,一片松树和楸树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寒冷。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字君远,号山人,生于宋代,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抒怀等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华岳晚年,时值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双重困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与对人生失落的思考。
诗歌鉴赏:
《挽戚虚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的“梦裹匡庐兴未阑”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陶醉,而“转头世事已辛酸”则突显了生活的无奈与辛酸。诗人在富贵人家与自己之间的对比,揭示了世俗生活中对物质的追求与内心的空虚。“雁序向人群已失”与“凤雏过眼影何单”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独和失落感。最后两句“不堪回首原头路,一坞松楸生暮寒”更是将诗人对于过往的无奈与追忆推向了高潮,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描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人生的孤独与失落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匡庐”指的是:
A. 一种药物
B. 一座山
C. 一种鸟类
答案:B
“肥家”在诗中象征:
A. 贫穷
B. 富贵
C. 自然
答案:B
“雁序”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欢快
B. 失落
C. 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华岳的《挽戚虚中》更加强调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洒脱,后者则更显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