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14:47
原文展示: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郊原莽莽吹黄埃,余暑已去若复来。 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 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 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 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白话文翻译:
郊外的原野上,风卷起黄色的尘埃,残留的暑气似乎又要回来。 昨晚的一场雨洗净了大地,清晨坐在这里,感觉心情高昂。 我一生中与徐孺子结为诗友,他的笔力能挽回狂澜。 要想看清这一切,需要费尽双脚,我的计划似乎太过疏忽。 这次游玩只缺了王子,听说他归来的书信已经展开。 追随你正是一种乐趣,像我这样流浪的人只会增加哀愁。 我家乡的这座山非常高耸,正值秋季,赏菊更是适宜。 我们应该一起喝一杯酒,只怕这样一来又要分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这首诗是他在八月二十四日与朋友审知一起登塔山时所作,回忆了之前与审知在九日的留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与朋友审知一起登塔山时所作,诗中提到了之前的留别和对友情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郊原的景象和与友人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一句,以雨后的清新景象象征心情的振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郊原的景象和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徐孺”是指谁? A. 徐孺子 B. 徐霞客 C. 徐志摩 答案:A
诗中“昨宵一雨为苏洗”表达了什么? A. 雨后的清新景象 B. 雨后的悲伤情绪 C. 雨后的炎热天气 答案:A
诗中“兹游只欠王子在”中的“王子”是指谁? A. 诗人自己 B. 某位朋友 C. 王子 答案:B
诗中“要当相与一杯酒”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酒的喜爱 C. 对分别的担忧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