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6:06
作者: 金兆蕃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表余春绿娇黄殢,啼鹃偏又催去。夜来谁与东风便,林外乱莺无数。商去住。只梦里桃花,渔父回舟路。画梁燕语。好属付杨枝,渡头溪口,休更酿飞絮。年时事,莫是渠侬自误。痴憨天也应妒。饯春合谱家山破,漫擪玉箫哀诉。魔女舞。恐落日危楼,信美非吾土。君歌太苦。尽一寸柔肠,纡回曲折,绕向断魂处。
此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愁苦。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啼叫的杜鹃催促着人们离去。夜晚谁能与东风共舞,林外的莺鸟喧闹不绝。商旅已去,梦中依稀见桃花,渔夫归舟的路径。画梁上燕子低语,情意寄托在杨枝上,渡头溪口,何必再酿飞絮?往年往事,难道是你我自己误解?痴情的天也应当妒忌。送春的曲谱已然破碎,漫无目的地弹奏着玉箫哀伤地诉说。魔女翩翩起舞,恐怕落日将映照在危楼上,真美的却不是我所生活的土地。君的歌声太过苦涩,尽一寸柔肠,曲折纡回,最终绕向那断魂之处。
作者介绍: 金兆蕃,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末夏初之际创作,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离别的愁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摸鱼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愁绪。诗中通过对春色的描写,引入了对离去的无奈,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融。尤其是“啼鹃偏又催去”一句,鲜明地传达了春天的来临与离别的催促,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不仅关注风景的美好,更注重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最后,诗的结尾通过对“断魂处”的描写,升华了主题,使整首诗在愁苦的基调中却又不失优雅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愁苦,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诗词测试:
诗中“啼鹃”代表什么含义?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1. B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