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1
久习成衰怯,何方疗阔疎。
柴车穷巷客,贝叶长年书。
每愧沾沾喜,宁甘郁郁居。
蓍神吾未暇,坚意听盈虚。
长久的习惯使我感到衰弱和怯懦,哪里能够找到治疗我这种疏离的良方呢?
像柴车一样的我,行走在偏僻的巷子里,手中只有长年累月的书籍。
每当看到他人沾沾自喜,我心中总是感到羞愧,宁愿甘心情愿地待在郁郁寡欢的环境中。
对于蓍草神(占卜之神)我没有时间去问询,心中只想静静地倾听宇宙的变化。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生于名门望族,才华横溢,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晚时节,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我处境的反省。诗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渴求。
此诗表达了李流谦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开篇便以“久习成衰怯”自述,表现出一种因长久习惯而感到的无力和惶恐,似乎生活的常态已经让他失去了勇气,对未来充满了困惑和迷茫。而“何方疗阔疎”则透露出他对解决这种状态的渴望,但又无从寻觅。接着描绘了他在生活中的孤独,形象地比喻自己如同“柴车穷巷客”,在偏僻的巷子中,手中握着的“贝叶长年书”,既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孤独的反思。
“每愧沾沾喜,宁甘郁郁居”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羞愧和自我否定,看到他人快乐的样子,自己却甘愿沉沦于郁郁寡欢之中。最后一句“蓍神吾未暇,坚意听盈虚”更是表达了他对命运和宇宙变化的无奈与无助,内心渴望寻求解答,却又被现实的琐碎所困扰。
整体而言,诗的情感细腻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世界的探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表现了对孤独、知识的渴求,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无奈。诗人在表达对自我内心深处的挣扎时,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柴车穷巷客”比喻了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艰辛
C. 生活的快乐
D. 生活的无聊
诗中提到的“贝叶”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知识
C. 友情
D. 爱情
诗人对“蓍神”的态度是?
A. 渴望询问
B. 不屑一顾
C. 没有时间
D. 害怕接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孤独感,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和清晰,而李流谦则通过比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更多内心的挣扎与迷茫。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