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55
次匏庵先生板屋韵
作者: 吴俨 〔明代〕
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余,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卷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满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
达官贵人应该高高在上,何必偏爱卑微之地?
难道我现在的处境是因为命运不济,才想要沿着墙角居住吗?
上天给予的确实丰厚,我自己却常常心欲寡乏。
何必等到大厦建成,才觉得三片瓦也算虚妄?
没有梁架和题字,没有窗户和红色装饰。
唯有窗隙之间,尚能让野马自由通行。
我并不担心鬼神的窥探,客人来时我还可以招待。
看云时我只需卷起帘子,看月时我似乎能乘船而行。
温暖的气候让我忘却寒冬,明亮的光线也适合夏天。
床上常有书籍相伴,酒杯中常有美酒相随。
自己读书自己斟酒,高兴之情自己写下。
难道没有高大的堂屋,我就不能得到志向吗?
作者介绍:吴俨,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常流露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吴俨隐居于匏庵时,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势地位的淡泊。诗中对生活的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内心宁静、回归自然的情怀。
《次匏庵先生板屋韵》展现了吴俨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高官厚禄的淡漠。开篇便以“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引出主题,质疑世俗对地位的崇拜,表现出一种对高位的藐视。诗中反复提及“无梁架”、“无牖饰”,通过对简陋居所的描绘,表达了他宁愿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不愿追逐浮华的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吴俨通过“看云数卷帘,看月疑乘舸”的意象,表现出他在自然中获得的愉悦和宁静。在“有书常满床,有酒常满斝”的细节中,诗人传达出一种自足自乐的生活态度,悠然自得,仿佛在说,无论外在条件如何,内心的充实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洒脱和超然的气质,吴俨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内心的简单与纯粹,超越物质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足,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达官宜高居”,这句话的意思是:
A) 高官应该卑微
B) 高官应当高高在上
C) 高官不需要居住
D) 高官不重要
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奢华
B) 追求平淡
C) 完全不在乎
D) 依赖别人
诗中“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强调的是:
A) 高档的建筑
B) 简朴的生活
C) 需要装饰
D) 不需要窗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