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4:06
游观音阁二首 其一
作者: 吴俨 〔明代〕
石壁临无地,江流激有声。
樯乌依岸宿,水鸟避人行。
日度松阴转,风来暑气平。
要知形胜在,历历问山名。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阁附近的自然景色。石壁直立在无边的空地上,江水流动发出激昂的声音。船上的乌鸦在岸边栖息,水鸟在岸边避开人们的行踪。阳光透过松树的阴影移动,微风吹来使得炎热的气息变得平和。如果想要了解这地方的自然风光,最好去问问这些山的名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观音阁”可理解为与观音菩萨相关的地方,常常被视为景色优美、灵气聚集之所,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俨,明代诗人,生活在明中期,因其诗歌贴近自然,对景物描写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山水的热爱,常常带有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游观音阁二首》创作于吴俨游览观音阁时,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对地名的求知欲望,表现出一种闲适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游观音阁二首 其一》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诗人在游览观音阁的过程中,通过对周围景色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江河、树木与鸟类的和谐美。首联“石壁临无地,江流激有声”开篇便带出一种孤寂而壮观的景象,石壁直立,江水奔流,给人以一种雄浑的感觉。而“樯乌依岸宿,水鸟避人行”则通过动静结合,描绘出生态的生机与宁静。接下来的“日度松阴转,风来暑气平”,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阳光与风带来的舒适感让人心生向往。最后一句“要知形胜在,历历问山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求知,暗示着对山水文化的渴望和探求。整首诗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色,更在传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思考,体现了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壁临无地”中的“临”字意思是?
“江流激有声”中“激”字的意思是?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