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0:31
湖上初春偶作
作者: 林逋 〔宋代〕
梅花开尽腊亦尽,
春暖便如寒食天。
气色半归湖岸柳,
人家多上郭门船。
文禽相并映短草,
翠潋欲生浮嫩烟。
几处酒旗山影下,
细风时已弄繁弦。
梅花已经开尽,腊月也随之结束;
春天的温暖就像寒食节的日子。
湖岸的柳树已渐渐恢复生机,
许多村民开始划船出门。
文雅的鸟儿在短草上飞舞,
碧绿的水面上涌起淡淡的烟雾。
几处酒旗在山影下飘扬,
微风轻拂,乐声已在春日中响起。
作者介绍:林逋,字君复,号孤雁,宋代著名诗人,精于山水诗,崇尚自然,倡导隐逸生活。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早春时节,诗人身处湖畔,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复苏,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春天的期盼。
《湖上初春偶作》描绘了初春时节湖畔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首句“梅花开尽腊亦尽”以梅花的凋零象征冬天的结束,接着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如何如期而至,仿佛寒食节的到来,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湖岸的柳树、划船的人家以及飞舞的鸟类,展现出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气的春日图景。“气色半归湖岸柳,人家多上郭门船”不但表现了春天的复苏,也隐含着人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几句“几处酒旗山影下,细风时已弄繁弦”则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酒旗摇曳,音乐轻响,春风拂面,尽显悠闲与惬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完美结合,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初春湖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指什么?
A. 春节
B. 清明前的节日
C. 中秋节
“气色半归湖岸柳”中的“气色”指的是什么?
A. 天气
B. 自然景色
C. 人的心情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元素?
A. 雪、梅花、柳树
B. 柳树、鸟儿、水面
C. 晴天、月亮、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林逋的《湖上初春偶作》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林逋更多地关注自然的细腻变化,而杜甫则带有更深的历史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林逋的诗歌轻松明快,杜甫则富有沉重感。两者风格迥异,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