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时间: 2025-05-06 02:24:27

诗句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27

原文展示: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白话文翻译:

我家靠近红莲花盛开的曲水边,家中人穿着罗袜,轻轻踏起秋天的尘土。
不要把越地的渔网千般编织,网住了西施就只会送给别人。

注释:

  • 红蕖:红色的荷花,这里指的是夏季盛开的荷花。
  • 曲水:指弯曲的河流,这里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 罗袜:用细腻的丝织物做的袜子,象征着温柔与雅致。
  • 越客:指越地的人,越地古代以美丽的女子著称。
  • 千丝网:形容编织得很细致的渔网。
  • 西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象征美丽与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人代表之一。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风格多变,尤其擅长写情诗与咏物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李商隐在政治上受挫,生活困苦,常常寄情于山水、花鸟之中。此时,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描绘水乡的景色与越地的美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爱情的复杂感受。

诗歌鉴赏: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同时流露出对友情和爱情的思考。首句“家近红蕖曲水滨”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展现出了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而“全家罗袜起秋尘”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恬静与优雅。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渐渐转向对越地美人西施的联想,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一句“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则是对爱情的感慨与警惕,提醒人们在追逐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要留心可能的失落与错失。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对人生、爱情和友情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近红蕖曲水滨:描述了诗人家乡的优美景致,红蕖(荷花)盛开在曲水旁,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景。
  2. 全家罗袜起秋尘:描绘了家庭成员穿着轻薄的罗袜在秋天的尘土中玩耍,表现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
  3. 莫将越客千丝网:劝告对方不要去追求越地的渔网,暗指追逐名利或美色的危险。
  4. 网得西施别赠人:即使捕获了西施这样的美人,也可能是赠予他人,表达了对爱情的失落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好事物比作西施,暗示追求美丽的同时可能带来的痛苦。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思考,表达了李商隐对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友情的复杂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蕖:象征美好与纯净,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 曲水:代表着流动与生活的蜿蜒曲折,隐喻人生的变化。
  • 西施:象征爱情的理想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爱情的不可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红蕖”指的是什么?

    • A. 玫瑰
    • B. 荷花
    • C. 菊花
    • D. 兰花
  2. 填空题:诗中的“西施”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李商隐的诗风格以豪放著称。(对/错)

答案:

  1. B
  2. 美丽,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by 李白:同样描绘自然与情感的诗作。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思乡情感的经典之作。

诗词对比:

  • 比较《寄成都高苗二从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但李商隐的诗更加注重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复杂性,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

参考资料: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玉楼春 初冬沪上偕高凉、抱琴谒石窗丈,悤悤一别十七年矣 玉楼春 其七 玉楼春 其二 玉楼春 西庄即事 玉楼春 春寒 玉楼春七首 其四 玉楼春 春日 玉楼春 其二 玉楼春 其九 玉楼春 八月四日藏春园避寇,园为蕙风故宅,今为吕镜秋所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更星夜 九流人物 辞调 厄字旁的字 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淫猥下流 苦不聊生 闭锢 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抱成一团 一心一路 疾耗 車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点金无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