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6:14
蜀相昔曾耕渭上,
汉家今有籴湟中。
唱筹但欲令边实,
悬罄谁知虑国空。
昔日的蜀相在渭水边耕作,
如今汉王朝却在湟水中收粮。
我唱着筹码,只想让边疆丰盈,
但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对国家的忧虑呢?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北宋末年及南宋初期,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忧国忧民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这首《书事三绝》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开头提到的蜀相诸葛亮,象征着一个有作为的历史人物,与其后提到的汉家收粮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历史的沧桑和国力的衰退。诗中“唱筹但欲令边实”一句,生动描绘出诗人希望通过努力来富国强兵的愿望,然而“悬罄谁知虑国空”的反问则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悲哀。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深具哲理与警醒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蜀相是谁?
A. 曹操
B. 诸葛亮
C. 项羽
D. 李白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让边疆丰盈?
A. 唱歌
B. 计算粮食
C. 打仗
D. 种田
“悬罄”指的是什么?
A. 钱袋空虚
B. 吊着的物品
C. 悬挂的书法
D. 空无一物
答案: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书事三绝》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