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题月轩》

时间: 2025-05-07 06:40:10

诗句

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

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10

原文展示:

自题月轩
作者: 释德聪 〔宋代〕
轩前辘轳转冰盘,
轩里诗成彻骨寒。
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白话文翻译:

在我的月轩前,辘轳声声响起,像是在冰面上转动。
在轩里写诗,感觉寒冷透骨。
有多少人来欣赏明月,
却不知自己反而被月光所注视。

注释:

  • 辘轳:一种用来提升重物的设备,这里用以比喻月轩前的动静。
  • 冰盘:形容月光清澈明亮,似乎在冰面上反射。
  • 彻骨寒:形容寒冷透彻,表达诗人的孤寂和清冷的感受。
  • 明月:象征着清高、明亮和美好,但同时也暗示着孤独。

典故解析:

  • 本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月亮的热爱与思考,月亮在古诗词中常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如清冷、孤独、思乡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德聪,宋代著名僧人和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独坐在月轩中,感受到月光的清冷和内心的孤独。此时,诗人思考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理解的偏差。

诗歌鉴赏:

这首《自题月轩》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坐在月轩中,感受到月光的寒冷与孤独。前两句通过“辘轳”和“冰盘”的对比,展现了月轩外的动感与轩内的静谧,从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寒冷的氛围。后两句则引导读者反思,许多人只是来看明月,却未曾意识到自己在月光下的存在,仿佛月亮在俯视他们。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崇敬,也隐含了对人性和孤独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轩前辘轳转冰盘:描述月轩前的辘轳不断转动,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轩里诗成彻骨寒:在月轩内写诗,感受到深深的寒意,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孤独感。
  3. 多少人来看明月: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暗示月亮的吸引力。
  4. 谁知倒被月明看:反问人们,虽然他们在欣赏明月,但月亮其实是在观察他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比:辘轳与冰盘的对比,表现出动静结合的意境。
  • 拟人:将月光拟人化,表现出月亮的观察与关注,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增加了诗意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清冷、孤独和美好,常常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情感。
  • :不仅代表物理上的寒冷,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孤独? a. 辘轳
    b. 月亮
    c. 轩
    d. 冰盘

  2. “谁知倒被月明看”中的“看”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a. 观察
    b. 欣赏
    c. 感受
    d. 思念

  3.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月亮的赞美
    b. 对孤独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人情的讽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史 属疾五首 和鉴宗游南禅别墅 腊后书所见 寄王崇 通判茹太博惠家园新茗 春霁 送李芝还旧隐 客舟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谬工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紧打慢敲 狐媚猿攀 包含唁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长虺成蛇 欢开头的成语 离开头的成语 敝躥 耒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扑簌 毋字旁的字 唾开头的成语 包含骨的成语 熬磨 旷心怡神 褊急 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