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46
瑞鹤仙·见兰枯菊悴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见兰枯菊悴。寂寞,天与春风来至。
梅梢弄晴蕊。似於人,装点十分和气。
吴头楚尾。听民谣欢声鼎沸。
总扶携手,嬉游鼓腹,顿忘愁悴。
谁比。承流宣化,问俗观风,一时双美。
笙歌宴启。交酬献,尽沈醉。
行看宸庭同拜,归向天街并辔。
对西湖把酒,应须共谈旧治。
这首词的开头提到兰花已经枯萎,菊花也凋零,感到寂寞。春天的风带来了新的气息,梅树上的花蕊在阳光下摇曳,似乎就像人在春天里焕发出的和气。吴地和楚地的民谣此起彼伏,欢声笑语充满了四周。大家搭肩携手,尽情游玩,沉浸在欢乐中,忘却了往日的愁苦。谁能比得上这样的美好时光呢?我们承接着文化的传承,询问着民俗与风情,仿佛在这一时刻双双美丽。音乐的盛宴开始了,互相交流,尽情陶醉。在宸庭中一同拜谒,归途中并肩而行,面对西湖举杯畅饮,理应共同谈论往日的治国之道。
杨无咎(生卒年不详),字安国,号白云,南宋词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瑞鹤仙·见兰枯菊悴》写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以“见兰枯菊悴”引入,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令人感到一丝伤感。然而,随着“天与春风来至”的转折,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梅花的绽放象征着希望与和气,营造出一种乐观的气氛。
词中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共同享受春日的欢乐,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词在抒情中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最后的“共谈旧治”更是引发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词在表现生命脆弱的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温暖,最终引导人们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词中提到的“兰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高洁与优雅
C. 欢乐与团圆
“梅梢弄晴蕊”中的“弄”字可以理解为:
A. 摆弄
B. 释放
C. 旋转
词中提到的“吴头楚尾”指的是:
A. 两地文化
B. 自然景观
C. 生活的悲欢
可以将杨无咎的作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词人在表达对春天的感受与人生哲理上的不同。李清照的词更为细腻,情感丰富,而杨无咎则表现出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