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见兰枯菊悴》

时间: 2025-05-06 02:53:46

诗句

见兰枯菊悴。

□寂寞,天与春风来至。

梅梢弄晴蕊。

似於人,装点十分和气。

吴头楚尾。

听民谣、欢声鼎沸。

总扶携□手,嬉游鼓腹,顿忘愁悴。

谁比。

承流宣化,问俗观风,一时双美。

笙歌宴启。

交酬献,尽沈醉。

□□□,行看宸庭同拜,归向天街并辔。

对西湖把酒,应须共谈旧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46

原文展示

瑞鹤仙·见兰枯菊悴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见兰枯菊悴。寂寞,天与春风来至。
梅梢弄晴蕊。似於人,装点十分和气。
吴头楚尾。听民谣欢声鼎沸。
总扶携手,嬉游鼓腹,顿忘愁悴。
谁比。承流宣化,问俗观风,一时双美。
笙歌宴启。交酬献,尽沈醉。
行看宸庭同拜,归向天街并辔。
对西湖把酒,应须共谈旧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开头提到兰花已经枯萎,菊花也凋零,感到寂寞。春天的风带来了新的气息,梅树上的花蕊在阳光下摇曳,似乎就像人在春天里焕发出的和气。吴地和楚地的民谣此起彼伏,欢声笑语充满了四周。大家搭肩携手,尽情游玩,沉浸在欢乐中,忘却了往日的愁苦。谁能比得上这样的美好时光呢?我们承接着文化的传承,询问着民俗与风情,仿佛在这一时刻双双美丽。音乐的盛宴开始了,互相交流,尽情陶醉。在宸庭中一同拜谒,归途中并肩而行,面对西湖举杯畅饮,理应共同谈论往日的治国之道。

注释

  • 见兰:见到兰花,兰花常用来象征高洁。
  • 菊悴:菊花凋谢,暗示秋冬的来临,生命的无常。
  • 吴头楚尾:指吴地和楚地,象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 承流宣化:承接流传的文化与风俗。
  • 宸庭:指皇宫或帝王之所,反映了社会地位与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生卒年不详),字安国,号白云,南宋词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瑞鹤仙·见兰枯菊悴》写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以“见兰枯菊悴”引入,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令人感到一丝伤感。然而,随着“天与春风来至”的转折,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梅花的绽放象征着希望与和气,营造出一种乐观的气氛。

词中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共同享受春日的欢乐,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词在抒情中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最后的“共谈旧治”更是引发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兰枯菊悴:描绘了初春时节,兰花凋零,菊花也失去了生气,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受。
  2. 寂寞,天与春风来至:在寂寞中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3. 梅梢弄晴蕊:梅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象征着人们的欢愉与生机。
  4. 似於人,装点十分和气:人们的笑容与梅花的美丽相呼应,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5. 吴头楚尾:描绘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民间歌谣的欢乐声此起彼伏。
  6. 总扶携手:描绘人们共聚一堂,分享欢乐,忘却烦恼。
  7. 谁比:对比其他美好时光,强调当下的珍贵。
  8. 承流宣化:传承文化与民俗,展现出文化自信。
  9. 笙歌宴启:音乐盛宴开始,体现了社交的欢乐。
  10. 行看宸庭同拜:在皇宫中共同拜谒,体现出社交礼仪。
  11. 归向天街并辔:回归社会生活,强调团结与共享的精神。
  12. 对西湖把酒:借助西湖的美景,抒发情感与怀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梢弄晴蕊”,比喻春天的美丽。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与行为,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吴头楚尾”,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在表现生命脆弱的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温暖,最终引导人们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与优雅。
  • 菊花:象征坚韧与团圆。
  • 梅花:象征希望与生机。
  • 西湖:象征美丽与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提到的“兰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高洁与优雅
    C. 欢乐与团圆

  2. “梅梢弄晴蕊”中的“弄”字可以理解为: A. 摆弄
    B. 释放
    C. 旋转

  3. 词中提到的“吴头楚尾”指的是: A. 两地文化
    B. 自然景观
    C. 生活的悲欢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无咎的作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词人在表达对春天的感受与人生哲理上的不同。李清照的词更为细腻,情感丰富,而杨无咎则表现出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无咎词全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期斯远不至登谿亭有怀并属云台刘先生三首 松原山行七绝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寄徐季纯于去非兼属梁和仲曾元之吴仲权 呈赵常德四首 袁州北崇胜寺二首 游吉祥寺 晚书二首 曾裘父寄二绝并呈审知一再次韵前以寄曾后寄审知四首 其二 有怀江南作田家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芟繁就简 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藻的词语有哪些 自信心 席结尾的成语 释知遗形 闻风自遁 合党 赏善罚否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齲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汲深 高垒深壁 雨字头的字 七姑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