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3:11
瑞云浓 其二 王显之席上
作者:杨无咎 〔宋代〕
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
算来都为,惜花人做恨。
看犹未足,早觉枝头吹尽。
曲栏幽榭,乱红成阵。
酾酒花前,试停杯与细问。
褪香销粉,问东君怎忍。
韶华过半,谩赢得几场春困。
厌厌空自,为花愁损。
春寒料峭,知道这是哪个花期的信号。
算来都是因为,爱花的人所感到的怨恨。
看似还不够,早已觉察枝头的花瓣已经凋落。
曲折的栏杆和幽静的楼阁,乱红如阵。
在花前斟酒,试着停杯细问。
花香褪去,颜料也消散,问问东君(春天的神)怎能忍心。
韶华已过一半,白白赢得几场春困。
厌倦了空自,为花的愁苦而损耗。
作者介绍:杨无咎,宋代词人,生平较少资料,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在春日宴会上对花开花落的感慨,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开头的“料峭寒生”便引入了春寒的意境,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惜花人”来表达对花的热爱与惋惜,指向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渴望和无奈。接下来的描写“曲栏幽榭,乱红成阵”,则通过视觉的美感,加深了春天的美丽图景,令人陶醉。
而“酾酒花前,试停杯与细问”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诗人在花前举杯,似乎在与春天对话,追问春神为何要让花香褪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深沉的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东君”是拟人化的春神,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天的怅惘和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诗人想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酾酒花前”中的“酾酒”是什么意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更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杨无咎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