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3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33:02
羞作太真妃帐,宁为屈大夫裳。
帝赏此花高节,别赐一名拒霜。
这朵花羞于做太真妃帐上的装饰,宁愿成为大夫衣裳的一个小角。
皇帝赞赏这花的高洁品格,特地赐予它一个名号,叫“拒霜”。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水,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刘克庄的作品多触及社会问题,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芙蓉六言四首》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芙蓉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品格高洁的追求。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寄情于花,反映出一种对理想高尚生活的向往。
刘克庄的《芙蓉六言四首》将芙蓉花作为诗的主旨,花的象征意义丰富,既代表着美丽,也代表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开头的两句对比鲜明,诗人宁愿让芙蓉花作为大夫的衣裳装饰,而不愿成为皇妃帐内的装饰品,体现了对高贵但空洞生活的拒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独立和品格。这种选择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否定,更是对内心高洁追求的坚持。
最后两句则通过“帝赏此花高节,别赐一名拒霜”,进一步强调了芙蓉的高洁品格及其抗寒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艰难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志向和风骨。这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象征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地位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点和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高洁和独立性格的追求,反映出在社会压力和外部环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中“太真妃”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人宁愿让花做什么的装饰?
“拒霜”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