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5:05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祖席为谁设,诸公愧二疏。
虽无人主眷,赖有史官书。
故里山川近,都门供帐初。
百城图画笔,几两送寒车。
老氏先知足,逋翁晚定储。
萧生亦宫傅,岁晏竟何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草堂诗才的自信,以及对朋友们聚会的期待。诗中提到,虽没有人来主持,但依赖历史的记载,故乡的山水依然在身边。城市的图画如同笔墨般展现,寒冷的车马也在远行。老子早已知足,隐居的逋翁也早已安排好晚年的生活。至于萧生,即使担任宫廷的傅役,年末又会如何呢?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生活在南宋。他的诗风严谨,内容丰富,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其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强调道德修养与自然和谐。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友人聚会的期待,以及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和自省。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回顾自己的生活与理想,反映出当时士人的追求与心境。
这首诗从聚会的场景入手,表现了诗人对文人间情谊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热爱。开头的“祖席为谁设”,引发读者思考聚会的意义,结合“诸公愧二疏”,显示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微妙关系。接着,诗人提到“虽无人主眷”,暗示对人际关系的淡然,反而更依赖历史的记载和故乡的山水,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依赖。
在意象方面,“百城图画笔”描绘出城市的繁华,仿佛通过画笔展现出繁华的生活。而“几两送寒车”,则将生活的艰辛与温暖的聚会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温情与忧愁并存的情感。老子的知足与逋翁的安排,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强调了隐逸和安宁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比与反思的关系,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诗的最后一句“岁晏竟何如”,则是对未来的疑问,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整首诗以聚会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历史的依赖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反思。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出士人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二疏”指的是?
“祖席为谁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老氏先知足”中的“老氏”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