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8:24
虞美人 其十一 雨夜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头更五打寒鼍鼓。
惯听秋床雨。
绣檀回枕笛楼西。
警梦白纱窗报一声鸡。
书檠夜照飞萤冷。
暗月苏荷粉。
曲屏香炷烬麸金。
遍熨锦花团凤小红衾。
雨夜里,我已经听惯了头更的寒鼍击鼓声。
习惯了在秋床上聆听雨声。
绣檀木的枕头旁,笛声从楼西传来。
白纱窗前,鸡鸣声把梦惊醒。
书桌上夜灯下,飞萤在冷夜中闪烁。
暗淡的月光照在苏荷的粉色花瓣上。
曲屏上香烛的烟雾弥漫,似乎在烘托着金色的烬火。
满床都是熨烫好的锦花团,盖着凤纹的小红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表达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宁静夜晚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和自然景象,尤以夜雨、秋景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雨夜,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雨夜的意境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情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虞美人 其十一 雨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夜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以“头更五打寒鼍鼓”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和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习惯了秋床上的雨声,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体悟。接下来的意象,如绣檀枕边的笛声、惊梦的鸡鸣,交织出一种静谧与动感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夜的深邃与生活的朴素。
中间的“书檠夜照飞萤冷”,以飞萤的闪烁映衬夜的静谧,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暗月苏荷粉”则通过月光与花瓣的映衬,描绘出雨夜的温柔与细腻。最后以“遍熨锦花团凤小红衾”收尾,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珍视,整个诗歌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雨夜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珍惜,体现了对宁静夜晚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鼍鼓”指的是什么?
A. 鸡鸣声
B. 蛙声
C. 风声
“绣檀回枕笛楼西”中,“笛楼西”指的是什么?
A. 楼上的笛声
B. 笛子在楼西的声音
C. 楼西的景色
诗中提到的“飞萤”象征什么?
A. 灯光
B. 夜的静谧
C. 生活的喧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