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4:18
刘景文家藏乐天《身心问答三者》,戏书一绝其后
渊明(陶渊明)在形神上自我问答,乐天(王维)则在身心上与万物相应。而如今月下我们三人相聚,不知未来有多少人能成佛。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又有细腻柔和,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身心问答三者》是苏轼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与友人聚会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陶渊明与王维的敬仰,并借此讨论人内心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感悟。
苏轼的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淡淡的幽情为特征,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理想境界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渊明”和“乐天”两位著名诗人,分别代表了对自我内心的探求与对自然的体悟,三人共聚月下,似乎在进行一种心灵的对话。
诗的最后一句“他日当成几佛”,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理想人生的展望,也隐含着一种对自我修行的期许。诗人在这轻松的氛围中,透射出对生命的思索与对人性深处的理解,展现了他宽广的胸怀和超然的境界。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探讨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关系,体现了苏轼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渊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身心相物”主要表达了什么?
“他日当成几佛”中的“佛”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