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1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18:19
儿童笑使君,忧愠常悄悄。
谁拈白接䍦,令跨金騕袅。
东风吹湿雪,手冷怯清晓。
忽发两鸣髇,相趁飞虻小。
放弓一长啸,目送孤鸿矫。
吟诗忘鞭辔,不语头自掉。
归来仍脱粟,盐豉煮芹蓼。
何似雷将军,两眼霜鹘皎。
黑头已为将,百战意未了。
马上倒银瓶,得兔不暇燎。
少年负奇志,蹭蹬百忧绕。
回首英雄人,老死已不少。
青春还一梦,馀年真过鸟。
莫上呼鹰台,平生笑刘表。
小孩们欢笑着让君王高兴,而我心中忧愁常常默默无言。
是谁在白色的接䍦上挑选,让我骑上金色的骏马?
东风把雪水吹湿,我的手在清晨的寒冷中感到畏惧。
忽然听到两声鸣叫,飞虫小鸟相随而至。
我放弓长啸,目送孤鸿高飞远去。
吟诗时忘却了缰绳,不言语时头也自顾自地低下。
回到家中,仍然脱下谷物,盐豉煮着芹菜和蓼草。
何况像雷将军那样,两眼如霜鹤般明亮。
黑头已成为将军,虽然百战身心未已。
骑马上倒银瓶,得兔时却顾不上烤它。
年轻人胸怀奇志,烦恼却如影随形。
回首那些英雄,老去的也不少。
青春只是一场梦,余年真的如鸟般飞逝。
不要再上呼鹰台,平生只笑刘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其诗词作品以豪放、深情著称,风格多变,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人之一。
此诗写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作为一位经历了诸多波折的文人,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青春的惋惜以及对英雄往事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描绘儿童的欢笑和自身的忧愁,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以“儿童笑使君”引出,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描写中,苏轼用“东风吹湿雪”来传达清晨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气氛。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及“放弓一长啸”,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接着提到“吟诗忘鞭辔”,显示出诗人在寻找自我、追寻理想的过程中的迷茫与沉思。最后,诗人回顾往昔,感慨年华如梦,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出一种矛盾的美:既有对青春的眷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境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珍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青春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儿童”代表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追忆
“放弓一长啸”中的“长啸”最能表达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悲伤
C. 自由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忆
B. 对青春的感叹
C.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