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8:02
庾郎十饭九不肉,家无斗储饭不足。
穷儿朝来忽乍富,墙下千罂俱有粟。
只今锦烂花争妍,想见云翻釜初熟。
一饮醍醐生玉池,再饮沆瀣充朝饥。
味虽似淡中实美,暖能扶老甘归脾。
黄粱岁割一万斛,谩饲谷伯如猪肥。
君不见蛾眉仙人家海涯,自种紫芋羹蹲鸱。
尚说人间无此味,天酥酡固不可知。
愿借东坡玉糁句,题作此窗罂粟诗。
庾郎十次吃饭,九次没有肉,家中没有储存的大米,饭也不够。
穷孩子今天早上突然富有,墙下的罂粟全都结满了谷物。
如今锦绣的花争相开放,想必看到云彩翻滚,锅里的米饭已经熟了。
喝一口醍醐,仿佛在生玉池,再喝一口沆瀣,早晨的饥饿也得以充饥。
味道虽然看似淡而无味,其实内含真实的美,温暖的食物能滋养年迈的身体。
黄粱的收成一年能割一万斛,白白喂养那些如猪般肥胖的谷伯。
你难道没有见到蛾眉仙人家在海边,自种紫芋做羹,蹲在鸱鸮的旁边?
还说人间没有这种美味,天上的酥酡固然不可知。
我愿借东坡的“玉糁”句,来题作这窗前的罂粟诗。
作者介绍:周紫芝,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宋代一个社会动荡、物质匮乏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贫富差距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罂粟将成》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通过对比,诗人在开篇便揭示了贫困的现实:庾郎十饭九不肉,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接着,穷孩子的富有瞬间扭转了这一现实,墙下的罂粟象征着希望与富足。诗中对食物的描绘,如醍醐和沆瀣,传递了温暖与滋养的情感,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用典故,提到蛾眉仙人的紫芋羹,表现了人间美味的稀缺与珍贵。最后,诗人希望用东坡的句子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形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贫富差距的思考,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以及对美味与丰收的珍视。
诗词测试:
庾郎十饭九不肉,指的是哪个诗人的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的“千罂俱有粟”意指什么?
蛾眉仙人家海涯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