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魏定甫早春题咏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9:00:39

诗句

腊雪初晴梅欲花,有人闻说鬓如鸦。

清诗勾引江南梦,应向今宵还到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39

原文展示:

腊雪初晴梅欲花,有人闻说鬓如鸦。
清诗勾引江南梦,应向今宵还到家。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雪刚刚放晴,梅花快要绽放了。有人听说,我的鬓发已经如黑鸦一般。
清幽的诗句勾引起我对江南的梦,今晚应该就能回到家乡。

注释:

  • 腊雪:腊月的雪,指农历腊月,通常是冬季。
  • 鬓如鸦:指发色如乌鸦一般黑,形容头发黑亮。
  • 清诗:清新的诗句,可能指写作风格或内容。
  • 江南梦:对江南地区的向往和怀念,江南以其秀美风光著称。
  • 还到家:返回到自己的家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子之,号紫芝,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表达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尤其对梅花的描写尤为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早春,正值腊月末,天气刚刚转暖,梅花即将盛开,诗人借此时机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周紫芝的这首诗以春天的气息作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头“腊雪初晴梅欲花”一句,描绘了初春的景象,腊雪的融化象征着寒冷的结束,梅花的即将绽放则预示着生命的复苏。诗中“有人闻说鬓如鸦”则带有自嘲的意味,暗示岁月的流逝和个人形象的变化。接着“清诗勾引江南梦”,诗人通过清新的诗句唤起内心对江南的怀念,表现出对故乡的深情。最后一句“应向今宵还到家”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归家的强烈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南宋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雪初晴梅欲花: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梅花即将开放,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2. 有人闻说鬓如鸦:自嘲的语气,表现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
  3. 清诗勾引江南梦:通过诗歌引发对美好家乡的追忆和向往。
  4. 应向今宵还到家:表达了归乡的愿望,情感真挚而深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如鸦”比喻鬓发的颜色,生动形象。
  • 对仗:如“腊雪初晴”与“梅欲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清诗勾引”赋予诗歌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到来与对故乡的思念展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腊雪: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
  • 江南:象征着美好与安宁的家乡,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腊雪初晴”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鬓如鸦”中的“鸦”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黑色
    C. 白色
    D. 黄色

  3. 诗人对江南的情感是:
    A. 渴望
    B. 厌倦
    C. 忘却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周紫芝与李清照的春诗:两位诗人在春天的描写上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周紫芝更注重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登村东古冢 秋游原上 初罢中书舍人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宿池上 酬赠李炼师见招 旧房 咏怀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巧拙有素 遮掩耳目 当子 狡焉思逞 各显身手 贵男 殳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敛目 鹿字旁的字 骗吃混喝 王贡弹冠 支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怨酷 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