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偈二十七首 其五》

时间: 2025-05-07 08:41:42

诗句

牛头没,马头回,渠无国土。

无位真人,突出难辩甚处。

逢渠击石火,闪电光得不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42

原文展示

牛头没,马头回,渠无国土。无位真人,突出难辩甚处。逢渠击石火,闪电光得不得。

白话文翻译

牛头沉没,马头回转,那里没有国土。无位的真人,显露出来却难以辨认在什么地方。偶然与它相遇,如同击打石头般闪现火光,雷电般闪烁着光芒,真是不可捉摸。

注释

  • 牛头:指代牛头山,可能是比喻某种境界或状态。
  • 马头:指代马头山,象征另一种状态。
  • :指“它”,在这里指代所描述的存在或境界。
  • 无位真人:无位的真实人,指的是超越形相的真实存在。
  • 突出:显露出来,表现出来。
  • 难辩:难以分辨,辨认。
  • 击石火:象征性的比喻,击打石头产生的火花,形容瞬间的显现。
  • 闪电光:比喻闪现的光明,暗示瞬间的领悟或觉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绍隆,宋代著名禅宗大师,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简练的语言著称。他的诗歌多涉及禅理,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哲理。

创作背景

《偈二十七首》是释绍隆在其修行过程中所作,这首诗反映了禅宗强调的“无”和“空”的哲学思想,以及对真实存在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禅宗的典型意象,通过“牛头”和“马头”的比喻,表达了对存在本质的思考。牛头与马头的沉没与回转,象征着一种动态的存在状态,而“无国土”则暗示了超越世俗的境界。诗中提到的“无位真人”指的是一种超越形相和物质的真实境界,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时所面临的困惑和迷茫。

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特有的智慧与深邃,表现出一种难以捉摸的存在感。击石火与闪电光的比喻,既描绘了瞬间领悟的光辉,也反映了悟道过程中的无常与变化。诗人在此不仅在探索哲学问题,更是在引导读者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寻找内心的真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牛头没,马头回:描绘两种状态的变化,象征着不同的境界。
  • 渠无国土:强调一种无形无迹的存在,超越了物质世界。
  • 无位真人:指向一种真实的存在,表示在形相之上。
  • 突出难辩甚处:表达了这种存在的不可捉摸和难以辨识。
  • 逢渠击石火:比喻偶然领悟的瞬间,如同火花般闪现。
  • 闪电光得不得:形容这种领悟的瞬息万变,真理的难以把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牛头”和“马头”进行比喻,展示深刻的哲理。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应关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自然现象象征内心的领悟与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强调了超越形相与物质的真实存在,传达出一种追求真理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头、马头:象征不同的境界和状态。
  • 无国土:暗示超越世俗的存在。
  • 击石火、闪电光:表现瞬间领悟的光明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牛头和马头分别象征什么?

    • A. 不同的境界
    • B. 具体的动物
    • C. 物质财富
    • D. 个人成就
  2. “无位真人”指的是什么?

    • A. 具体的人物
    • B. 超越形相的真实存在
    • C. 政治官员
    • D. 学术大师
  3. 诗中提到的“闪电光”象征什么?

    • A. 一种自然现象
    • B. 瞬间的领悟或觉醒
    • C. 夜空的闪烁
    • D. 灯火通明的场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探讨空性与真实存在的经典佛教经文。
  • 《菩提树下》:其他禅宗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解读。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作品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存在的思考,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景观,而释绍隆则更注重于内心的体验与哲学的探讨。

参考资料

  • 《禅宗诗歌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释绍隆传记与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僧归遂州 调笑令·回顾 蓬莱阁 次韵蔡子骏琼花 鬼门关 别贾耘老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和蔡天启赠文潜之什 调笑令 其七 莺莺 赠苏子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审单 荆棘铜驼 日妆 恬言柔舌 至字旁的字 拿东拿西 辛字旁的字 布衣粝食 包含甜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洞察一切 丑类恶物 一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十目十手 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鸠集凤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