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物四首 其四 秋蝉》

时间: 2025-05-06 02:14:31

诗句

偶然脱却螳螂口,又是临风响遏云。

休认而今栖处稳,枝头黄叶已纷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31

原文展示:

偶然脱却螳螂口,又是临风响遏云。
休认而今栖处稳,枝头黄叶已纷纷。

白话文翻译:

偶然间逃脱了螳螂的捕食,如今在风中鸣叫声响遏云。
不要以为现在栖息得很稳妥,树枝上的黄叶已经纷纷落下。

注释:

  • 脱却:脱离,逃脱。此处指蝉逃脱了螳螂的捕食。
  • 响遏云:鸣叫的声音阻止了云的漂浮,形容蝉的叫声非常响亮。
  • 休认:不要以为;这里有警示的意味。
  • 栖处稳:栖息的地方稳固、安全。
  • 纷纷:形容落叶的数量多且分散。

典故解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一种捕食者与被捕者之间的关系,暗示蝉虽然脱离了螳螂的威胁,但依然处于危险之中,象征着生存的无常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育,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咏物诗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生命的哲学思考,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尤其是对生命和自然的观察,反映出他对时光流逝、生命脆弱的感慨。

诗歌鉴赏:

陶育的《秋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蝉鸣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轮回和时光的无情。首句“偶然脱却螳螂口”便将蝉的惊险与生存的艰难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暗示生存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又是临风响遏云”的描写,蝉鸣在风中回响,如同在诉说它的坚韧与不屈,给人以希望的感觉。

然而,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警示的意味,“休认而今栖处稳”,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现在看似安全,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枝头黄叶已纷纷”,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既有对生存的斗争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感真挚,意象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偶然脱却螳螂口”:蝉偶然逃脱了螳螂的口中,暗示生存的不易。
    • “又是临风响遏云”:在秋风中鸣叫,声音阻挡了云,表现出蝉的生命力。
    • “休认而今栖处稳”:即使现在栖息得稳当,也不要放松警惕。
    • “枝头黄叶已纷纷”:落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寒冬。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响遏云”比喻蝉的叫声之响亮。
    • 拟人:将蝉的鸣叫描绘得如同在诉说,引发读者的共鸣。
    • 对仗:诗句间相互呼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蝉的生存状态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警示人们珍惜当下,警惕随时可能的危险与变化。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坚韧与自由。
  • 螳螂:代表捕食者,暗示生存的威胁。
  • 黄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变化,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偶然脱却螳螂口”中“脱却”的意思是? A. 脱离
    B. 陷入
    C. 继续

  2. 诗中提到的“响遏云”表明了什么? A. 蝉的声音很小
    B. 蝉的叫声响亮
    C. 云很低

  3. 最后的两句“休认而今栖处稳,枝头黄叶已纷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全感
    B. 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商隐《蝉》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蝉》与陶育的《秋蝉》都描绘了蝉,但李商隐更多的是表现蝉的孤独与哀伤,而陶育则强调生存的脆弱与对生命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陪范州倅憩北山得月字 春日游北山三贤祠寄怀郑师 花朝州大夫李公集诸生于燕喜亭论学寻命童子歌鹿鸣赋二首 其二 花朝州大夫李公集诸生于燕喜亭论学寻命童子歌鹿鸣赋二首 其一 春日田园杂兴 治病 富家 道旁 白雁 其二 白雁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统 片字旁的字 行思坐想 包含逻的词语有哪些 自容 负地矜才 按金 子字旁的字 前襟后裾 面貌一新 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危岊 鹵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包含蒂的成语 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没颜落色 目字旁的字 瘴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