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 分题龙门》

时间: 2025-07-27 00:48:30

诗句

峭拔终同禹凿存,折盘双磴竦云根。

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

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

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0:48:30

原文展示

峭拔终同禹凿存,折盘双磴竦云根。
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
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
诗成待刻嶙峋上,迟子重来与细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峰,犹如大禹开凿的河流永远存在;蜿蜒的台阶像是直插云霄的根基。晴空万里,鸟儿飞入仙人掌的影子里,黑骨龙回归像箭一样射向栝门。寒冷的云雾中,泉水摇曳着暮色的影子,晴朗时石镜中显现出秋天的痕迹。等到诗作完成,待在峻峭的山上刻印,期待迟子再次光临,共同探讨诗的意境。

注释

  • 峭拔: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禹凿:指大禹治水的事迹,象征着开凿河流的伟大工程。
  • 双磴:指两条台阶,形容山势陡峭。
  • 青天:晴朗的天空。
  • 仙人掌:多用于比喻修道成仙的植物。
  • 黑骨龙:可能指一种神话生物,或是象征性的形象。
  • 箭栝门:形容快速而直接的路径。
  • 寒落云泉:寒冷的云雾和泉水,描绘一种清冷的意境。
  • 嶙峋:形容山石的高耸和险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明远(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情感。该诗作是在其游览龙门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钦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沈明远送别朋友郑同夫归豫章之际,便以龙门为题,展现了山水的雄伟和友谊的深厚。作品正值明代中期,社会文化逐渐趋向繁荣,文人对自然的描写越来越细致,诗人借景抒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龙门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大自然的敬仰。开篇“峭拔终同禹凿存”,以大禹治水的典故引出山的高耸,既表现出山的伟岸,又暗含对大自然的敬仰。接下来,诗人通过“折盘双磴竦云根”,描绘出山势的险峻,表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随后,诗中“青天鸟没仙人掌,黑骨龙归箭栝门”运用了一种生动的意象,鸟儿与仙人掌相映成趣,似乎在描绘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而“黑骨龙”则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力量或归属感。最后两句“寒落云泉摇暝影,晴开石镜见秋痕”,则通过对光影变化的描绘,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人情的温暖,体现了沈明远的诗歌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峭拔终同禹凿存: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大禹开凿的河流,象征着永恒与伟大。
  2. 折盘双磴竦云根:台阶蜿蜒向上,直插云霄,描绘了山的险峻与雄伟。
  3. 青天鸟没仙人掌:在晴朗的天空下,鸟儿飞入仙人掌的影子,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情景。
  4. 黑骨龙归箭栝门:神秘的黑骨龙如箭一般驶向栝门,暗示一种归属或归来的力量。
  5. 寒落云泉摇暝影:寒冷的云雾中,泉水摇曳着暮色的影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晴开石镜见秋痕:在晴天时,石镜中映现出秋天的痕迹,暗示时间的流逝。
  7. 诗成待刻嶙峋上:诗作完成,等待在险峻的山上刻印,表达出对作品的珍视。
  8. 迟子重来与细论:期待迟子再次光临,共同探讨诗的美妙,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黑骨龙”比喻神秘力量,增强诗的神秘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寒落云泉”和“晴开石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山、水、鸟等,传达深刻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的敬仰。诗中蕴含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友情的期盼,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得全诗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峭拔:象征着坚定与伟大。
  • :代表着自由与变化。
  • :象征着自由与希望。
  • :通常象征力量与神秘。
  • :象征生命与清新。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承载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黑骨龙”象征什么?

    • A. 自然力量
    • B. 友谊
    • C. 神秘与归属
    • D. 时间流逝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山水的赞美
    • B. 友谊和对自然的思考
    • C. 对历史的回顾
    • D. 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3. 诗中哪个意象与“时间流逝”有关?

    • A. 寒落云泉
    • B. 青天鸟
    • C. 仙人掌
    • D. 黑骨龙

答案

  1. C. 神秘与归属
  2. B. 友谊和对自然的思考
  3. A. 寒落云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登高》 vs.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
    • 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登高》更多地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则更侧重于友谊与对自然的敬仰。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所表达的独特情感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解析》

相关查询

题许尚书石刻二首 又赋如山 和唐伯宪二首 火合创壁厨 访约斋三绝 买乌薪戏题 余曩官都下有一铁瓶甚古贮汤宿火以供朝谒归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其十九 远尘 赋鞏丈鹦鹉三首 次韵仲志荷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牧 虞褚欧颜 心字底的字 己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戎首元凶 邀夺 幸会 不容分说 慨愤 稳结尾的成语 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着手 示字旁的字 存心不良 舍己成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