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4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42:28
《次韵答裴仲谟》
作者:秦观
十年淮海闲居草,
偶遣儿童次第成。
方愧贫家矜敝帚,
忽蒙邻壁借馀明。
文昌但愿花前老,
张翰何须身后名。
移病阖门参拜阻,
卧听车马去来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淮海地区闲居了十年,偶然让孩子们逐渐长大,感到对贫贱家庭的羞愧,借着邻居的光明而感到意外。作者希望能在花前安享晚年,不必追求身后的名声。因病关门不便参拜,只能躺着听车马的往来声。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词风清新婉约,以细腻动人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许多词作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此诗创作于秦观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名利的淡泊。诗人在淮海居住的十年间,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思绪和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次韵答裴仲谟》是一首表现隐居生活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淮海的生活,表达了对名声的淡泊和对平凡生活的珍惜。开头两句以“十年”引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静谧。接着诗人提到对贫家境况的愧疚,虽然生活简朴,却依然能借到邻居的光明,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温情。
在后半部分,诗人希望能在花前安度晚年,不追求世俗的名声,这种态度表现出他的洒脱与超然。最后两句则通过“阖门”和“车马”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外界的隔绝与思考,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使人不禁思考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对名声的淡泊。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渗透出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秦观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文昌”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文运的神明
C. 一个地方
诗人希望在何处安享晚年?
A. 山顶
B. 花前
C. 水边
可以对比秦观的《次韵答裴仲谟》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者都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和对内心感悟的追求,但风格有所不同,秦观更显婉约细腻,而苏轼则更为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