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8:33
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
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
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
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
前年我在锦城牧马,马蹄踩着血和泥。
千里之外追赶敌首,我的勇名在三军中传扬。
残存的士兵似乎听见鹤的哀鸣,空荡的营垒里辨不清乌鸦的叫声。
一旦误入云层中,南游湘水的清流变得模糊。
“千里追戎首”可指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见证和参与。“鹤唳”和“乌声”则常用于描绘战争的悲惨和孤寂,反映出士兵的心态和战后的景象。
刘禹锡(772-842),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横塘,晚号浪淘沙。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对社会现实有敏锐的观察力,作品多反映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士们艰苦生活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战场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悲伤。首联“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以生动的场景开篇,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血腥的战场之中。接下来的“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则表现了士兵们的英勇与无畏,他们在千里之外追赶敌人,彰显了壮志和豪情。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残兵的“鹤唳”与“空垒”的对比,展现出战后士兵的孤寂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最后一联“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迷茫,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既有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也有对战争悲剧的深刻反思,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全诗围绕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勇敢展开,反映出作者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后果的深切思考,传达出对人生命运的关怀。
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士兵勇敢的赞美?
A. 前年牧锦城
B. 千里追戎首
C. 残兵疑鹤唳
D. 南游湘水清
“鹤唳”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胜利的喜悦
B. 战争的悲惨
C. 自然的和谐
D. 友谊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湘水”象征着:
A. 冲突与对抗
B. 清澈与和平
C. 战争与死亡
D. 迷茫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