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9:41
高阁凌千尺,横栏绕百寻。
跻攀通帝座,呼吸正天心。
月出湄河晚,云横魏郡阴。
风飙窥幕近,牛斗宿窗深。
度远钟声漫,凌空磬响沈。
彤云环玉戺,白露澹珠林。
徙倚瞻无极,迟徊望所钦。
尘埃三舍退,时序二毛侵。
万类俱帡覆,孤怀或鉴临。
九阍知易达,虎豹莫森森。
高耸的阁楼直插云天,横梁环绕着数百寻(古代长度单位)。
我攀登到通帝的座位,呼吸着正直的天心。
月亮在湄河上升起,晚霞映照着魏郡的阴影。
狂风在帷幕附近窥视,牛斗星宿在窗外深邃。
遥远的钟声传来,空中磬声悠扬。
红云环绕着玉柱,白露轻淡如珠林。
我徘徊倚靠,向无尽的天空眺望,期待着所钦佩的景象。
尘埃逐渐消退,时光侵袭着这片土地。
万物都被乌云笼罩,我的孤独之心或许会得到映照。
九阍(宫殿)知道如何到达,而虎豹却不再森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通帝座”象征着权力与至高无上的地位,表达了对帝王的敬仰。
作者介绍: 傅王露(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登昊天阁》写于作者游历某高阁时,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高远境界的理想。
《登昊天阁》是一首典型的描写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高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向往高远、追求理想的心情。高阁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人在攀登之际,心中自然而然流露出对天地的敬畏与感悟。月出与云影的描写,既有自然之美,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构建了一个既高远又细腻的境界。比如“月出湄河晚”与“云横魏郡阴”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波动。诗中提到的“钟声漫”与“磬响沈”,更是通过声响传达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诗人似乎在此刻与天地相融,达到了心灵的宁静。
最后两句“万类俱帡覆,孤怀或鉴临”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哲理性,诗人以孤独的心境反思人生,感叹世事无常。这种情感的升华,使得整个诗篇在描绘景物之余,增添了深邃的哲思,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登昊天阁》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傅王露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通帝座”象征什么?
A. 自然
B. 权力与地位
C. 孤独
D. 思乡
诗中“月出湄河晚”描绘了哪种景象?
A. 清晨
B. 黄昏
C. 午夜
D. 正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情感,但更多地强调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学的结合,而傅王露的《登昊天阁》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同样的题材却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登昊天阁》的意境与内涵,便于学习和欣赏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