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8:07
挽债庵
作者: 黄仁基
种树看花俗未谐,
竟难身处不材材。
解颜犹及新桃熟,
入梦空呼旧雨来。
忧纵能伤君已了,
文无可定我尤哀。
赠诗已负生前约,
宿草春风又一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忧伤。种树看花的习俗与我心中的期望并不一致,身处困境却无能为力。即使新桃果实已熟,但我在梦中仍然呼唤着往日的雨水。忧愁虽然可以伤害到你,但我的文笔却无法抒发我更深的悲哀。赠送诗歌已经违背了生前的约定,如今的春风又是一次旧时的重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仁基,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他的诗风独特,常常在传统诗词中融入个人情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仁基人生中一个充满困惑和忧伤的时期,可能受到社会变革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挽债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个人情感的挣扎。开篇的“种树看花俗未谐”,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也隐含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质疑与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接下来的“竟难身处不材材”更是直接道出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嘲与失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新桃熟”与“旧雨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重负。新桃的成熟象征着新生事物的到来,而“旧雨”的呼唤则是对往昔岁月的执念。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桃”象征什么?
“忧纵能伤君已了”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