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2:25
颂古二十四首
释胜
佛法无情报尔曹,
忽生忽杀在吹毛。
若教韩信得妙诀,
自是深明防汉高。
这首诗表达了佛教法理的无情与无常,指出人世间生死轮回的迅速与无常。若能如韩信那样得悉其妙法,必然能深刻理解如何防范汉高祖刘邦的威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胜,宋代高僧,致力于佛教的传播和研究,作品多涉及佛理和人生哲学。其诗风兼具哲思与简练,常以典故和历史人物为借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作者通过佛法的角度反思人生无常,表达对世事变化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佛教哲学,尤其是无常与无情的主题。开篇的“佛法无情报尔曹”,直接引入佛教思想,强调了法则的冷酷无情。接下来的“忽生忽杀在吹毛”则生动地描绘了生死的瞬息万变,令人感受到人生的脆弱与不确定。
诗中提到韩信,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也象征着智慧与策略的运用。作者通过对比,指出若能掌握某种高明的策略,便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这不仅是对韩信的致敬,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智慧与应变能力是生存的重要因素。
整首诗以佛教的哲学为基础,结合历史人物的智慧,展现了深邃的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也蕴含了对人们应对变化的劝诫,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佛教的无常哲理和应对生死变化的智慧,强调在复杂的社会中,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刘邦
B. 韩信
C. 曹操
“忽生忽杀”是比喻什么?
A. 战争
B. 人生无常
C. 爱情
诗中所提到的佛法的特点是什么?
A. 有情
B. 无情
C. 温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