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6:57
离四句,绝百非,头长三尺知是谁。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离开了四句,超越了百种非议,谁能知道那长着三尺头发的人是谁?在江北和江南向王老询问,竟然又产生了怀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祖珍,宋代僧人,擅长诗文,作品多涉及禅理和哲学,风格清新脱俗,常常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该诗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俗非议的超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智慧和知识的渴求。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真理与怀疑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诗的开头便用“离四句,绝百非”来强调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暗示在诗人看来,真正的智慧并不局限于既定的框架,而是在于对更深层次的探寻。而后一句“头长三尺知是谁”则引出了对智慧者的探讨,长发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隐士或者智者相联系,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江北江南问王老”的句子不仅展现了对智慧的向往,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彷徨与不安,正如“狐疑”所表达的那样。诗人在这里通过地理的对比,勾勒出一个求知的广阔背景,体现了人们对智慧和真理的共同追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刻且富有哲理,既有对智慧的向往,也有对世俗怀疑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知识和真理的深入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智慧的追求与人们在寻求真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怀疑与不安,表达了对超越世俗非议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离四句”所指的是什么?
“江北江南问王老”中的“王老”可能象征什么?
诗中“狐疑”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