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08
草户柴门野老居,恍然疑执化人裾。不知身在花阴卧,但见亭台似积苏。
在乡间的草屋和柴门中,住着一位野老,恍惚间似乎看见他是个仙人。不知自己身在花影下休息,只见那亭台像是装满了绿草。
诗中“化人”一词与道教文化息息相关,强调了隐士生活的超脱和追求。隐士多寄情于山水,生活简朴却内心富有,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文创作,以豪放派和婉约派并重的风格著称,作品富有哲理性、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四叠 其三》是刘克庄在隐逸生活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常以自然为寄托,表达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这首诗通过描绘乡间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草屋、柴门、野老构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生活场景。诗人“恍然疑执化人裾”的描写,蕴含了他对超脱世俗的思考,似乎在表达理想中的隐士生活,令人向往。接下来的“但见亭台似积苏”,则转而描绘自然景色,强调了美丽的环境和无忧的心境。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流露出淡淡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草户”指的是:
A. 城市的高楼
B. 乡间的简陋居所
C. 豪华的别墅
D. 宫殿
“恍然疑执化人裾”中的“化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仙人
C. 僧人
D. 学者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生活的繁华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追溯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更强调了秋天的静谧与自然的变化。与刘克庄的《四叠 其三》相比,王维的作品更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