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59
赠四明余天与
刘克庄
七聚惟莆最僻穷,
四明狂客此飘蓬。
圣门性命言犹罕,
俚俗支干说未通。
子术纵高于季主,
吾年已老申公。
贫家无处撰车马,
草草搜诗亦欠工。
这首诗描写了莆田这个偏僻贫穷之地,以及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莆田是七个聚落中最为偏僻和贫穷的地方,四明的狂客在这里如同飘荡的蓬草。圣门的真理和生命的言说仍然稀少,民间的俗语和道理难以传达。即使子术的学问高于季主,但我已年老,无法再像申公那样追求名利。贫穷家庭没有车马的地方,连草草搜集诗词的时间和精力也显得不足。
刘克庄,字梦阮,号为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常以豪情壮志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著称。刘克庄的生活和创作深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常表达对人生无常和社会不公的感慨。
此诗写于刘克庄生活的晚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以及自我境遇的感慨。莆田的偏僻与贫穷,加上诗人年老体衰,使得他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深邃。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刘克庄对社会和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首联通过对莆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偏僻和贫穷的感觉,突显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圣门性命言犹罕”和“俚俗支干说未通”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失望,认为儒家的教义与普通民众之间存在着隔阂。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子术纵高于季主”,表现出对学问的崇尚,但随即又以“吾年已老申公”自嘲,表露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则总结了诗人的经济困境,表达了他在贫穷中对诗歌创作的艰难和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与悲凉。
整首诗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全诗通过描绘莆田的贫穷、对儒家教义的失落以及个人理想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深邃而真挚,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提到莆田在七个聚落中如何?
A. 最繁华
B. 最偏僻
C. 最热闹
D. 最富有
“四明狂客此飘蓬”中“飘蓬”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漂泊
B. 诗歌的自由
C. 梦想的追求
D. 友谊的珍贵
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哪些社会现象的不满?
A. 财富的积累
B. 学术的探讨
C. 社会的贫富差距
D.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