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34
孤雁
张子明 〔唐代〕
只影翩翩下碧湘,
傍池鸳鹭宿银塘。
虽逢夜雨迷深浦,
终向晴天著旧行。
忆伴几回思片月,
蜕翎多为系繁霜。
江南塞北俱关念,
两地飞归是故乡。
孤独的身影轻盈地飞下碧绿的湘水,
在池边,鸳鸯和鹭鸟栖息在银色的水塘。
即使遇到夜雨迷雾笼罩的深浦,
终究还是在晴天时回到旧日的行程。
回忆与伴侣一起度过的几轮明月,
脱下的羽毛多是因为凝结的霜雪。
无论是江南还是塞北,心中都充满思念,
两地的飞归,归属的地方是故乡。
作者介绍:张子明,唐代诗人,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孤雁的漂泊与归属感,蕴含着对故乡的深情。
《孤雁》以孤雁为主线,通过描绘孤雁在水边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只影翩翩”描绘出孤雁的轻盈与孤独,伴随“傍池鸳鹭”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对比使得孤雁的孤独感愈发明显。接下来的两句,提到“夜雨迷深浦”,表达了旅途中遭遇的困难与迷惘,但“终向晴天著旧行”则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
后四句则是对过往的回忆和故乡的思念。这里的“忆伴”传达出对曾经同伴的怀念,而“蜕翎多为系繁霜”则是对经历的反思,暗示着孤独的旅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与变化。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强调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始终不变。
整首诗用词简练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故乡的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念和归属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情与对孤独旅程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只影翩翩”中的“影”指什么?
A. 影子
B. 形态
C. 孤雁
D. 自然
诗中提到的“夜雨迷深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惆怅
D. 安宁
诗的最后一句“飞归是故乡”强调了什么?
A. 远行的必要性
B. 对故乡的思念
C. 自然的美丽
D. 旅行的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孤雁》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