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栽竹》

时间: 2025-05-02 17:39:19

诗句

寂寞阶前见此君,绕栏吟罢却沾巾。

异乡流落谁相识,唯有丛篁似主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9:19

原文展示

寂寞阶前见此君,
绕栏吟罢却沾巾。
异乡流落谁相识,
唯有丛篁似主人。


白话文翻译

在寂寞的台阶前,我遇见了这位竹子;
绕着栏杆吟唱完诗,泪水已沾湿了手巾。
在这异乡流落,不知谁能与我相识,
唯有这丛丛竹子,似乎是我的主人。


注释

  • 寂寞:孤独、空旷的状态。
  • :这里指代竹子,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竹子的特性。
  • 绕栏吟罢:指在栏杆旁吟咏完诗歌。
  • 沾巾:泪水弄湿了手巾。
  • 异乡: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 丛篁:竹子的丛生,作为自然的象征。

典故解析: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竹”,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文人对竹子的喜爱,通常象征着清高、坚韧和正直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呈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惆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韦庄流浪异乡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受,同时借助竹子这一自然意象,寄托了对友谊的渴望。


诗歌鉴赏

《新栽竹》通过简约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与对自然的依恋。诗的开头“寂寞阶前见此君”,以“君”指代新栽的竹子,体现了诗人在孤寂环境中与竹子的情感共鸣。竹子被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仿佛在与诗人对话。接下来的“绕栏吟罢却沾巾”则表现了诗人在吟诗时的情绪波动,眼泪无意中浸湿了手巾,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惆怅与孤独。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无处依靠的心境。“异乡流落谁相识”,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渴望;而“唯有丛篁似主人”则通过竹子的存在,暗示了即使在孤独的环境中,依然能找到一丝慰藉,竹子在此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依赖。

整首诗以竹子为线索,将自然与人文情感结合,展现出韦庄对人生、友情和孤独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堪称意境深远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寞阶前见此君:在孤独的台阶前,我遇见了你(竹子),这里的“君”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孤独之中偶遇的欣喜。
  2. 绕栏吟罢却沾巾:在栏杆边吟咏完诗,泪水浸湿了手巾,表现了诗人因思乡而流泪的情感。
  3. 异乡流落谁相识:在异乡漂泊,遇见的人又有多少,揭示了诗人对孤独和友谊的渴求。
  4. 唯有丛篁似主人:只有这丛竹子让我感到亲切,竹子在此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拟人:竹子被称为“君”,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首尾呼应,形成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竹子成为他在异乡中唯一的情感寄托,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连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清高,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对友情的渴望。
  • 泪水:象征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孤独。
  • 栏杆:作为吟咏的场所,象征着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指的是: A. 朋友
    B. 竹子
    C. 故乡
    D. 诗人自己

  2. 诗人因为什么而流泪? A. 因为竹子
    B. 因为孤独和思乡
    C. 因为朋友
    D. 因为环境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高兴
    B. 孤独和思念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1.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家庭的牵挂。
  2.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更侧重于历史感与个人的抒发,情感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韦庄与他的诗歌》

相关查询

黄天荡怀古 长水竹枝词 秋日田家杂咏 柱上诗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 赠王耜云中丞 夜坐 梅林分韵得旧字 惠泉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戈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拨乱为治 三撇旁的字 无点 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燋烁 沙飞 浪迹天下 改励 花架 切骨之寒 包含伪的成语 平平淡淡 随机而变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