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25:11
原文展示:
戴文进风雨归舟图 作者:祝允明 〔明代〕
黄陵庙下潇湘浦,西风作寒东作雨。 鹧鸪啼舌到无声,谁管行人望家苦。 柳州刺史幸不违,长沙太傅音尘非。 翠蛾班管在何处,万古重华呼不归。
白话文翻译:
在黄陵庙下的潇湘浦,西风吹来寒冷,东边则下起了雨。 鹧鸪的啼声渐渐消失,有谁关心那些远行人的思乡之苦。 柳州刺史还算幸运,没有违背心愿,而长沙太傅的消息却已断绝。 翠蛾和班管现在何处,千百年来重华(指舜帝)的呼唤也无人回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通过对风雨归舟图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祝允明在观赏一幅名为《风雨归舟图》的画作后所作,画中描绘了风雨交加中归舟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陵庙下潇湘浦的描绘,展现了西风寒冷、东雨绵绵的自然景象,鹧鸪啼声的消失象征着远行人的孤独与无助。诗中提到的柳州刺史和长沙太傅,分别代表了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文人,他们的命运与远行人的思乡之苦相呼应,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最后,诗人以翠蛾和班管的失落,以及重华的呼唤无人回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和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风雨归舟图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和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陵庙”位于哪个地区? A. 湖南岳阳 B. 湖北武汉 C. 江西南昌 D. 广东广州
“鹧鸪啼舌到无声”中的“鹧鸪”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哀愁 C. 希望 D. 勇气
诗中提到的“柳州刺史”指的是谁? A. 柳宗元 B. 贾谊 C. 李白 D. 杜甫
“翠蛾班管在何处”中的“翠蛾”和“班管”分别指什么? A. 美丽的女子和古代乐器 B. 美丽的女子和古代书籍 C. 美丽的女子和古代服饰 D. 美丽的女子和古代建筑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