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35
吕梁县水三十仞,于今汹涌乃安流。禹平水土通九州,当此徐兖间,罔水破山始行舟。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尔来二千年,高者乃夷衡者揫。鱼虾龟鳖不可过,飞鸟临之回翔不能留。嗟尔东西南北之人,胡为此中游。到京忘家,归家忘京,不知此险死生隔,其中为心喉。痡人皆化为至夫,吁嗟乎孔庄之叹空悠悠。
吕梁县的水深达三十仞,如今汹涌的水流变得平静。大禹平定了水土,使得九州相通,在此徐兖之间,无水之地破山而行舟。孔子遇到了至人,他的言论被庄子记载。自那时起已经过去了两千年,高耸的山峰变得平坦,平坦的地方被整理。鱼虾龟鳖无法通过,飞鸟在此回旋也无法停留。感叹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为何要来此地游览。到了京城忘记了家乡,回到家乡忘记了京城,不知道这里的险阻生死相隔,这里如同心喉一般重要。疲惫的人们都变成了至人,唉,孔子和庄子的叹息空空荡荡。
作者介绍:祝允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吕梁县的水势变化,通过对比古今水势的不同,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融入了孔子和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吕梁县水势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中“禹平水土通九州”一句,既是对大禹治水的赞美,也是对古代社会秩序的怀念。而“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则引入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最后,“痡人皆化为至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叹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明代哲理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吕梁县水势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融入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禹平水土通九州”是指谁的事迹? A. 孔子 B. 大禹 C. 庄子 D. 祝允明
诗中“仲尼逢至人”中的“仲尼”是指谁? A. 孔子 B. 大禹 C. 庄子 D. 祝允明
诗中“痡人皆化为至夫”中的“痡人”是指什么? A. 疲惫的人 B. 至人 C. 普通人 D. 官员
答案:1. B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