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1:35
对酒歌答谢公静
作者:黄庭坚
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
看君平生用意处,萧洒定自知人心。
南阳城边雪三日,愁阴不能分皂白。
摧轮踠蹄泥数尺,城门昼开眠贾客。
移人僵尸在旦夕,谁能忍饥待食麦。
身忧天下自人,寒士何者愁填臆。
民生正自不愿材,可乘以车可鞭策。
君不见海南水沈紫栴檀,碎身百链金博山。
岂如不蒙斧斤赏,老大绝崖霜雪间。
投身有用祸所集,何况四达之衢井先汲。
昨日青童天上回,手捧玉帝除书来。
一番通籍清都阙,百身书名赤城台。
飞升度世无虚日,怪我短褐趋尘埃。
顾谓彼童子,此何预人事。
但对清樽即眼开,一杯引人著胜地。
传闻官酒亦自清,径须沽取续吾瓶。
南山朝来似有意,今夜傥放春月明。
我在北海饮酒,你在东武吟唱。
看你一生的用心,洒脱自知人心。
南阳城边下了三天的雪,愁云无法辨明是非。
车轮陷入泥中几尺,城门白天开着,贾客在沉睡。
转眼之间人们如同僵尸,谁能忍饥等待食物。
我忧虑天下,谁在为寒士忧愁。
百姓本不愿做木材,岂能任人驱使。
你难道没有看到海南水淹没紫栴檀,身躯被百链分割在金博山?
岂如不遭斧斤之赏,白头老人在霜雪之间。
投身有用之人,灾祸自然会来,何况在四通八达的街道上先汲水。
昨天青童从天上归来,手里拿着玉帝的诏书。
一番通籍在清都阙,百身书名在赤城台。
飞升度世无虚日,怪我穿着短褐趋向尘埃。
对那童子说,这与人事何干。
但对着清酒,眼前就会开朗,一杯引人登上胜地。
听说官家的酒也清,应该买来续我的酒瓶。
南山今天早上似有意,今夜或许放晴月明。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与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在诗词创作上以清新洒脱、情感真挚著称。
《对酒歌答谢公静》作于黄庭坚与友人酬唱之际,表达了对人生艰辛、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惜。诗中透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民生的关心。
本诗通过饮酒引发的思考,展现了黄庭坚对人世间苦难与理想的交织。诗的开头以饮酒和吟唱的方式引入,表达了作者的洒脱与豪情;而后多次提到南阳的雪、车轮陷泥等意象,暗示了生活的困境与无奈。诗中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最后以清酒引发的开朗与希望,体现了在逆境中追求理想的坚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酒的抒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怀。尽管生活艰难,诗中仍然渗透着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南阳城”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诗人对清酒的态度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