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3:56
我生井蛙拘一经,抵掌喜听谭洞庭。
苍梧帝子不可遇,何年看遍君山青。
岳阳楼上溯张李,妙句惊人一篇耳。
沈吟更读离骚经,千古流传傥如此。
我闻斑竹犹昔时,湖光皱绿澄玻璃。
八百里中淼浸月,月影倒空楼阁奇。
长堤偃虹天低处,大江东过武昌去。
曹公洲前常朗吟,铜鼓雷文为谁铸。
木叶飘下秋波心,船樯鸦尾衔烟岑。
鱼龙夜静布帆落,鸿雁霜寒湘水深。
人生百年祇过客,越浦吴山尽陈迹。
借问荆关堪卧游,生绡许拂三百尺。
九疑峰峻那须论,云梦迷离当气吞。
眼中历历谁落笔,更吹铁笛开芳樽。
我生来就像井中的青蛙,只能局限于一方天地,然而我却很高兴能听到关于洞庭湖的谈论。苍梧山的帝子是无法相遇的,不知何年才能遍览君山的青翠。岳阳楼上追溯着张、李的诗篇,妙句惊人,令人回味。沉吟再读《离骚》,千古流传的诗篇难道不是如此吗?我听说斑竹依旧像往昔,湖面波光粼粼,清澈如玻璃。八百里的水面上映着月光,月影倒映得楼阁格外奇妙。长堤偃虹在天边低处,大江东流至武昌。曹公洲前常有人朗吟,铜鼓上的雷文又为谁铸造?木叶飘落在秋波里,船上的乌鸦衔着烟雾。鱼龙夜静,船帆落下,鸿雁在霜寒的湘水上飞翔。人生百年不过是过客,越浦和吴山的痕迹早已消逝。借问荆关可否游玩,生绡轻拂三百尺?九疑峰的险峻又何必谈论,云梦的迷离之境正当气吞山河。眼前的一切谁能落笔,唯有再吹铁笛开芳樽。
作者介绍:王绍燕,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绍燕游览洞庭湖时,表达了他对湖光山色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王绍燕的《客有谈洞庭之胜者赋此奉简》是一首以洞庭湖为背景的抒情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与文化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井蛙”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局限的反思;而随后的描写则通过“岳阳楼”、“离骚”等典故,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文化氛围,突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湖光皱绿澄玻璃”、“八百里中淼浸月”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诗人在描写自然的过程中,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强调“人生百年祇过客”的哲理,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与自我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王绍燕的独特艺术风格,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景观的赞美,结合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哲理与美感的融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绍燕的《客有谈洞庭之胜者赋此奉简》主要描写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洞庭湖
C. 黄河
D. 西湖
诗中提到的“苍梧帝子”象征着什么?
A. 可遇不可求的理想
B. 生活的艰辛
C. 友情的珍贵
D. 自然的美丽
“人生百年祇过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感慨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