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牡丹》

时间: 2025-05-01 03:05:20

诗句

缥叶湘丛照碧栏,几春都未见殷鲜。

栽培不得华腴地,岂是东君用意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5:20

原文展示:

缥叶湘丛照碧栏,几春都未见殷鲜。栽培不得华腴地,岂是东君用意偏。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青翠的叶子在湘竹丛中映照着碧绿的栏杆,几个春天过去了,却从未见到它盛开得如此鲜艳。这牡丹之所以未能盛开,并非因为栽培它的土地不够肥沃,而是因为它没有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缥叶:青翠的叶子。
  • 湘丛:湘竹丛中。
  • 碧栏:碧绿的栏杆。
  • 殷鲜:深红而鲜艳。
  • 华腴地:肥沃的土地。
  • 东君:指春神,这里代指春天。

典故解析: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此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未能得到适宜环境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观赏牡丹时,诗人有感于牡丹虽美却未能盛开,从而引发了对环境与事物发展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未能得到适宜环境的感慨。诗中“缥叶湘丛照碧栏”描绘了牡丹叶子的青翠与环境的幽美,而“几春都未见殷鲜”则突出了牡丹未能盛开的遗憾。最后两句“栽培不得华腴地,岂是东君用意偏”则进一步阐释了原因,指出并非土地不肥沃,而是缺乏适宜的环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未能充分展现的惋惜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缥叶湘丛照碧栏”:描绘了牡丹叶子的青翠与环境的幽美。
  2. “几春都未见殷鲜”:突出了牡丹未能盛开的遗憾。
  3. “栽培不得华腴地”:指出并非土地不肥沃。
  4. “岂是东君用意偏”:强调了缺乏适宜的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缥叶”比喻青翠的叶子。
  • 拟人:“东君用意偏”将春天拟人化,暗示春天的不公。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未能得到适宜环境的感慨,强调了环境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缥叶:青翠的叶子,象征生机与希望。
  • 湘丛:湘竹丛中,营造幽静的环境氛围。
  • 碧栏:碧绿的栏杆,增添诗意的美感。
  • 殷鲜:深红而鲜艳,象征牡丹的美丽与未能盛开的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缥叶”指的是什么? A. 青翠的叶子 B. 红色的叶子 C. 黄色的叶子 答案:A

  2. 诗中“东君”指的是什么? A. 春神 B. 夏神 C. 秋神 答案:A

  3. 诗中“华腴地”指的是什么? A. 贫瘠的土地 B. 肥沃的土地 C. 干燥的土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石延年《牡丹》与王维《鸟鸣涧》: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但石延年的诗更侧重于对环境与事物发展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石延年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有助于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访师白丈于帆山寓舍剧谈竟夕感而有作 醉翁亭怀古 次清爽斋韵 题南昌万硕卿 旅中不寐有作 残红次薛春泉丈韵 七夕追和玉溪生韵 村居 朱子磋明经归自饶阳,赋此赠之 秋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眉眼传情 刑期无刑 有案可稽 以白诋青 神至之笔 迢迢 反犬旁的字 牢圄 理曲 口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提手旁的字 南无阿弥陀佛 齲字旁的字 嘉言善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