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8:04
元日登九山
作者: 潘牥 〔宋代〕
不到鳌峰久,重来感物华。
松应添岁寿,梅尚隔年花。
清磬闻朝斗,丹炉借瀹茶。
城人记节气,此日正喧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新年之际重游鳌峰的感受。久未到访的他再次来此,感慨山水的美好。松树似乎在为岁月增添寿命,梅花却依然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绽放。清晨的钟声响起,仿佛在提醒他新的一年开始,而他在炉灶上也在泡茶。城里的居民都在庆祝节气,这一天显得格外热闹。
潘牥,字景源,号白石,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新年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正值节气,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元日登九山》是潘牥在新年时重游鳌峰时所作,诗中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诗的开头“不到鳌峰久,重来感物华”便道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经过一段时间的离开,再次回到这里,使他对自然的细腻感受更加深刻。接下来的两句“松应添岁寿,梅尚隔年花”,则通过松树和梅花的意象,传达出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延续。松树在岁月的流逝中增添了生命力,而梅花却仍需时间的沉淀才能绽放,形成了一种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清磬闻朝斗,丹炉借瀹茶”带出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清晨的钟声和泡茶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是在与自然对话。而“城人记节气,此日正喧哗”则引入了外界的热闹,与诗人的独自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内心冲突及对生活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人既感受到外界的喧嚣,又内心渴望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的“鳌峰”指的是什么?
A. 一座高山
B. 一条河流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城市
诗中的“松应添岁寿”意思是:
A. 松树需要更多的水
B. 松树会随着时间增长而更显苍翠
C. 松树在冬天会枯萎
D. 松树与梅花相比更长寿
诗的最后两句反映了什么?
A. 作者对城市生活的憧憬
B. 城市人与自然的对立
C. 城市的喧哗与自然的宁静形成对比
D. 城市生活的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