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集禧谢雨》

时间: 2025-04-29 00:55:45

诗句

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

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5:45

原文展示:

集禧谢雨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十里长街五鼓催,
泥深雨急马行迟。
卧听竹屋萧萧响,
却忆滁州睡足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一场急雨中,街道泥泞,马行迟缓的情景。作者躺在竹屋中听着雨声,不禁回忆起在滁州时那种安稳而舒适的睡眠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里长街:指长长的街道,形容街道的长度。
  • 五鼓:古代计时方式,五鼓时分是清晨时分,表示天还未亮。
  • 泥深雨急:形容雨下得急,地面泥泞。
  • 卧听竹屋:在竹屋中卧躺,静听雨声。
  • 萧萧响:形容雨声细微而连绵。

典故解析:

  • 滁州:滁州是古代的一个地方,欧阳修在此地任职并创作了许多作品,留下了深厚的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广泛涉猎诗、文、词等,尤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了一场急雨后,可能是在他出行途中,反映了他在外出时的不便与对宁静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集禧谢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情景,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的开头“十里长街五鼓催”,描写了清晨时分,街道长且空旷,在急促的时间流逝中,作者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催促。而“泥深雨急马行迟”则通过生动的描写,呈现出雨势的猛烈和出行的不便,这种情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和无奈。

接下来的“卧听竹屋萧萧响”,则转向了内心的宁静与思索,作者躺在竹屋中,静静听着雨声,仿佛这一刻是与外界的喧嚣隔绝的。最后一句“却忆滁州睡足时”将情感推向高潮,回忆起滁州的惬意与安宁,那段睡得踏实的日子,带来了深深的怀念与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蕴含了作者对往日生活的思索,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通过浓厚的情感与生动的场景,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里长街五鼓催:长街上清晨的鼓声催促着人们的出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泥深雨急马行迟:雨下得急促,地面泥泞,马匹行走缓慢,表达了出行的艰难。
  3. 卧听竹屋萧萧响:作者躺在竹屋中,听着雨声,感受到一种宁静。
  4. 却忆滁州睡足时:回忆起在滁州时的安逸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雨急”“睡足”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生活的两种不同状态。
  • 拟人:雨声“萧萧响”,赋予雨声以生命,增强了氛围的渲染。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雨天的艰难与对滁州安宁生活的怀念,反映了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街:象征着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忙碌。
  • 竹屋: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 雨声:象征着自然的洗礼与内心的沉思。
  • 滁州:代表着过去的美好记忆与生活的简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里长街”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街道的长度
    • B. 雨的急促
    • C. 马的速度
  2. 在诗中,作者对滁州的回忆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 B. 对现实的不满
    • C. 对朋友的思念
  3. 诗歌中“卧听竹屋萧萧响”反映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 A. 忧伤
    • B. 安静
    • C. 激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欧阳修的《集禧谢雨》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在艰难时刻对往昔的怀念,前者通过雨天的描写传达内心的宁静与反思,而后者则通过国破家亡的悲痛展现出更为深沉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欧阳修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十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 其四 秦邮有赠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三 望江南 其九 望江南 望江南·咏避暑山庄七首 其七 文津阁 望江南 望江南 其十一 红桥春游词 望江南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麥字旁的字 幛蔽 幾字旁的字 贵室 穷结尾的成语 猥地 张灯挂彩 温清定省 石西民 闺英闱秀 食字旁的字 连二赶三 前功尽废 鳥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农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