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3:53
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
——欧阳修
少年相与探花开,
老病惟愁节物催。
蹉跎归计荒三径,
牢落生涯泥一杯。
颍上先生招不起,
沂州太守亦归来。
自愧国恩终莫报,
尚贪荣禄此徘徊。
年轻时和朋友一起游玩赏花,现在年老多病只感到时光催促。因而感到无所作为,回到故乡的计划却荒废了。生涯如泥,徒然一杯酒。颍上先生已无法再呼唤我,沂州太守也已归去。自愧未能报效国恩,还贪恋荣华富贵而彷徨不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成就卓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散文、诗词,风格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写于欧阳修晚年,在他面对老去和政治生涯的结束时,感受到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国家的愧疚。此时他已屡遭政治挫折,内心感慨万千,借诗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荣华的反思。
这首诗透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从少年到老年的生命感悟。开头两句通过“少年相与探花开”与“老病惟愁节物催”的对比,体现了人生的迅速变迁,年轻时的欢愉与老年时的忧愁形成鲜明对照。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感受到“蹉跎归计荒三径”的无奈,表明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失落感。接下来的“牢落生涯泥一杯”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身陷困境的生活状态,感叹人生的艰辛与无奈。最后两句“自愧国恩终莫报,尚贪荣禄此徘徊”流露出深刻的自责与反思,表达了对国家的感激却又未能报效的愧疚,内心对荣华富贵的贪恋与理想的无奈徘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勾勒出诗人对人生、时光与理想的深沉感悟,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理的深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友人的怀念、对国家恩惠的感激与愧疚,以及对荣华富贵的迷恋。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深刻的生命画卷。
诗中“少年相与探花开”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忧愁
B. 欢愉
C. 失落
D. 愤怒
“自愧国恩终莫报”中“国恩”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的恩情
B. 国家对个人的恩惠
C. 老师的教诲
D. 家人的支持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荣华的态度是:
A. 轻视
B. 珍惜
C. 贪恋
D. 忽视
答案: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在面对人生、国家与理想时的不同情感表达与主题思考。